南开大学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财政学)200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南开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财政学)
专业:财政学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共100分)
第二部分 财政学(5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税收归宿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目前各国政府在设立社会保障基金时,通常主要采取哪些筹款形式?
二、论述题(任选一题,30分)
1.最近几年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的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政府应该采取哪些财政政策、收入政策进行必要的调节。
2.有些财政理论认为:在分权的财政体制下,不仅能够缓解政府财政三大职能在实际实施中冲突,而且还可能提高政府财政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给予较为详细的解释。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财政学)
专业:财政学
第二部分 财政学(5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税收归宿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经济总体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体制,其中各种价格互相关联,一种产品或生产因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影响到其他产品或因素。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分析征税情况下多个市场相互联系的情况。
分析税收归宿问题的基本步骤可以:第一,分析税收对课税对象的影响;第二,分析税收的产出效应;第三,分析税收的要素替代效应。下面以商品课税为例说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税收归宿问题上的基本步骤。
首先,从局部均衡立场出发,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课税导致该课税品的价格上升而产量减少,消费者从使用方负税,供给者从来源方负税。
其次,产出效应。消费者对课税产品的购买减少,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就相应增加。假定生产是成本递增的,这就导致其他产品的价格升高,而课税商品的价格降低。于是使用方的税负就扩散到其他产品的消费者。
最后,要素效应。由于产品组合变更,对各种生产因素的需求也就不同。假定课税商品是资本密集的,而代用商品是劳动密集的,那么这种替代就导致劳动报酬增加而资本报酬减少。其结果,来自来源方的影响又扩展下去。
2.目前各国政府在设立社会保障基金时,通常主要采取哪些筹款形式?
答:社会保障筹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