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党报体制

【答案】党报体制,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与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工具,执行党的宣传工作、遵循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的新闻体制。这一体制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中国的党报体制以马克思、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论述为理论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产物。这一体制把共产党领导的一切媒体集中控制在各级党委的权力之下,从主要编辑人员的任命到政治性报道,都由党委作出决定。

2. 宣传标准

【答案】宣传标准,实质是传播者本位标准,在这样的标准支配下,传播者会努力选择具有宣传价值的事实或信息。“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不会把宣传价值标准当作第一位的标准,而是作为网眼更细的筛子,去筛选经过规律性标准衡量的新闻事实。传播者尽可能选取那些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事实信息作为传播的内容。

3. 喉舌论

【答案】喉舌论是说明报刊或其他新闻媒介作用的比喻,主要是指报刊是党、政府、人民或读者的耳目喉舌,既起着沟通信息的作用,又发挥检测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能引导舆论。这一形象性提法来自西方。早在19世纪初,资产阶级报人都纷纷以国民的耳目喉舌自居。马克思也认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在我国,最早提出喉舌观的是梁启超,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他强调报刊的作用是“通上下”。将报刊的职能定性于与政治的关系,肇始于这篇文章。

4. 进奏院

【答案】进奏院是指唐代中期各藩镇节度使在京都设立的机构。唐代中期统治阶级开始在一些边疆地方建立藩镇,设置节度使。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邸,这些邸,除作为居停的馆舍之外,还兼有藩镇们派驻朝廷的办事机构的作用。称呼上也由一般的邸,改称为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有时也被简称为留邸或邸。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 它有哪些要点?

【答案】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是指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新闻专业主义是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