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信息流

【答案】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 ), 最后到应用领域。

2. 地籍信息系统

【答案】地籍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籍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处理、管理、空间分析、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 数据模型

【答案】数据模型就是表达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方式,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操作集合和完整性规则集合组成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4.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就是因特网。

5. 地理坐标系

【答案】地理坐标系是指以地理极(南极北极)为极点,地理极是地轴与托球迷的交点,建立地理空间坐标系,主要目的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求出地面点对大地水准面的关系,它包括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平面位置和地面店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6. 数据库

【答案】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的特点、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7. 数据结构

【答案】数据结构是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对空间数据而言,则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8. 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

【答案】(1)地理实体

地理实体是指地表上相对永久存在的地物。

第 2 页,共 20 页

是一个能够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

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目前全球被广泛采用的信息基础设施

(2)地理现象

地理现象指的是偶然发生的地理事件。

二、简答题

9. MapGIS 能实现哪些空间分析功能,举例说明它们有何实际应用。

【答案】MAPGIS 空间分析主要包括空间分析子系统、数字地面模型子系统以及网络分析子系统三部分。

(1)空间分析子系统主要功能

空间分析,属性分析,数据检索及三维模型分析等功能。

(2)数字地面模型子系统可将各种专业的观测数据或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并自动产生相应的专业地学图件。

(3)网络输入编辑系统用来建立网络及录入数据。用户可以利用此系统迅速直观地构造整个网络,建立与网络元素相关的属性数据库,可以随时对网络元素及其属性进行编辑和更新,为能在网络分析系统上进行网络分析做好数据准备。

10.简述四叉树数据结构。

【答案】四叉树数据结构: (1)基本思想

四叉树是栅格数据结构的一种压缩数据的编码方法。基本思想是将一幅栅格地图或图像等分为四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属性值(或灰度)。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值都具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区就不再继续分割,否则还要把这个子区再分割成四个子区。这样递次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属性值或灰度为止。

(2)按照编码的不同,四叉树结构的分类

①常规四叉树除了记录叶结点以外,还要记录中间结点,结点之间借助指针联系,每个结点需要用六个量表达:四个叶结点,一个父结点指针和一个结点的属性值;

②线性四叉树则只存储最后叶结点的信息,包括结点的位置、深度和本结点属性或灰度。

11.地形分析有哪些主要内容及其运算模型?

【答案】(1)地形分析的内容

坡度计算,坡向分析,曲面面积计算,地表粗糙度计算,高程及变异分析,谷脊特征分析,日照强度分析,淹没边界计算挖方和填方等。

(2)运算模型 坡度坡向式中:

第 3 页,共 20 页

曲面面积地表粗糙度高程及变异分析 谷脊特征分析:根据日照强度分析:

或E=0

:坡度。 来判断谷脊。

E=0表示阴暗。G :太阳常数;h :太阳高度角;t :时角;a ,b :坡面方程系数;淹没边界计算:

12.叙述土壤侵蚀模型的实施过程。

【答案】土壤侵蚀模型的实施过程:

利用GIS 的数值分析方法来估算土壤侵蚀量。

(1)确定土壤侵蚀的数值分析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这些因子必须能够反映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坡面形态,以及不同的植被条件等。

(2)设计土壤侵蚀数据处理流程,根据模型确定的土壤侵蚀因子,研宄各个因子的计算或提取所根据的数据源和方法、数据组织和编码方式,然后拟定具体的数据处理流程。

(3)选择格网尺寸,建立各个影响因子的栅格数据。

(4)土壤侵蚀图的输出。根据计算结果,将多种信息加以复合,确定研宄地区土壤侵蚀量的各种不同的等级,得到分级图和分布图,为制订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13.空间数据常见的获取方式有哪些?

【答案】(1)数字化仪矢量化; (2)扫描数字化; (3)遥感数据获取; (4)外业测量数据获取; (5)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获取; (6)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 (7)已有数据的获取和转换。

第 4 页,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