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颅脑创伤的院前急救和急诊室处理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37岁。既往体健,因“3小时前不慎从3m高处坠落,头部着地,伤后即出现意识不清”来诊。查体: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心率70次/分,呼吸24次/分,刺痛不睁眼、不发音、肢体屈曲。右枕部头皮挫伤,局部头皮血肿,面积约8cm×10cm。左瞳孔直径4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右瞳孔直径3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左眼外展外斜位,右眼位居中。双耳外耳道见不凝血流出。双侧胸壁压痛,胸部挤压征(+),腹软,移动性浊音(-),骨盆分离试验(-)。右侧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巴宾斯基征(+)。

提示:气管内插管后,急行颅脑、颈部、胸部、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左额颞脑挫裂伤伴实质内血肿、左颞硬膜下血肿、右枕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积气,环池及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约1cm、右枕骨骨折。胸部CT示:双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骤停,刺痛不睁眼、不发音、肢体伸直,右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消失。为挽救患者生命,需立即进行的处理有()。

A . 呼吸机辅助呼吸
B . 静脉迅速滴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C . 再次评价患者意识状态,患者目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为2T
D . 患者已行气管内插管,故不能行GCS评分
E . 予适当过度换气,呼吸频率设定为20次/分,将二氧化碳分压(PaCO2控制在30~35mmHg
F . 该患者属于中危患者,可留急诊室观察
G . 该患者属于极危患者,需立即收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并进行术前准备

患者男性,55岁,突发头晕,言语不清,下肢行走不利,怀疑急性脑卒中。急性期脑梗死进行颅脑MR检查,确定是否可以溶栓治疗,最适宜的扫描序列方法是()。 MRA。 T2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SWI。 FLAIR成像。 可见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疾病的是()。 血小板无力症。 静脉血栓形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肝硬化。 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叙述错误的是() 颗粒复位后24小时内半卧位睡眠。 复位时震动乳突区可以提高成功率。 复位后可以自由活动。 佩戴颈围。 复位一般要求耳石所在半规管处于垂直位。 关于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叙述错误的是()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改善药物质量。 提高药物疗效。 提高药品的稳定性。 发现药物新用途。 现金流量表由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其中补充资料有()。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患者男性,37岁。既往体健,因“3小时前不慎从3m高处坠落,头部着地,伤后即出现意识不清”来诊。查体: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心率70次/分,呼吸24次/分,刺痛不睁眼、不发音、肢体屈曲。右枕部头皮挫伤,局部头皮血肿,面积约8cm×10cm。左瞳孔直径4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右瞳孔直径3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左眼外展外斜位,右眼位居中。双耳外耳道见不凝血流出。双侧胸壁压痛,胸部挤压征(+),腹软,移动性浊音(-),骨盆分离试验(-)。右侧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巴宾斯基征(+)。

提示:气管内插管后,急行颅脑、颈部、胸部、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左额颞脑挫裂伤伴实质内血肿、左颞硬膜下血肿、右枕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积气,环池及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约1cm、右枕骨骨折。胸部CT示:双肺挫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骤停,刺痛不睁眼、不发音、肢体伸直,右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消失。为挽救患者生命,需立即进行的处理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