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电学技术(主管技师)题库>心肌缺血心电图题库

问题:

[单选,A型题]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与缺血时大量消耗糖原储备有关
B . B.与缺血时细胞膜的过度极化有关
C . C.过度极化与K+有关
D . D.葡萄糖、K+大量溢出细胞
E . E.静息膜电位升高,导致4相等电位线(TP)上移,使心电图ST段相对下移

产妇,第1胎,孕38周,双胎,第1胎儿臀位脐带脱垂,行臀位牵引娩出,第2胎儿头位娩出,产后20分钟突然阴道出血300ml。该产妇最及时的处理是() 观察胎盘剥离迹象,协助胎盘娩出。 牵引脐带,按压宫底,迫使胎盘娩出。 手剥胎盘。 检查软产道。 输液,静脉注射麦角新碱。 男性,63岁。慢性咳嗽、咳痰近20年,每年秋冬发作,至翌年春暖季节方有缓解。偶有痰血。年轻时患肺结核,经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水杨酸钠治疗近2年,以后胸片随访为两肺散斑片结节影伴少量纤维条索状病灶。5年前发现高血压病,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重度吸烟(每日超过40支)已经30余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被证实,经验性抗菌治疗以下列哪一种比较合理() A.青霉素。 B.红霉素。 C.青霉素联合链霉素。 D.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 E.林可霉素或磷霉素钠。 孕42+3周分娩男婴,出生体重4500g,羊水Ⅲ度,生后Apgar评分1分钟为3分,窒息复苏时气管内吸出胎粪。对该患儿最恰当的评价是() A.足月儿。 过期产儿。 高危儿。 早期新生儿。 巨大儿。 男性,63岁。慢性咳嗽、咳痰近20年,每年秋冬发作,至翌年春暖季节方有缓解。偶有痰血。年轻时患肺结核,经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水杨酸钠治疗近2年,以后胸片随访为两肺散斑片结节影伴少量纤维条索状病灶。5年前发现高血压病,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重度吸烟(每日超过40支)已经30余年。【假设信息】如果患者病情进展或有继发感染,预计其对气体交换的影响最先出现的应是() A.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伴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伴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某女,26岁,尿痛,排尿困难2天。7天前有不洁性交史。妇科检查:尿道口肿胀外翻,有黄白色脓液流出。外阴阴道子宫附件无明显异常。最佳治疗方案() 大剂量青霉素药物治疗。 激光祛除有症状的疣体。 大剂量红霉素药物治疗。 大剂量头孢类药物治疗。 氧氟沙星药物治疗。 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一般认为,心肌缺血时心肌无氧酵解增加,糖原储备大量消耗,葡萄糖、K+大量进入细胞,使细胞内外K+浓度差进一步增大,使缺血区静息膜电位升高,TP段上移,ST段则相对下移。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