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社会结构及其多层面分析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层面结构

  摘要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构成社会的要素、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对此重视不够,研究较少。80年代以来,情况有所改观,但对问题的研究还尚未充分展开,更多地限于对社会基本结构分析,而很少揭示社会结构的具体复杂性。本文认为,社会结构极为复杂,既有基本结构,也有层面结构。因此要全面科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就不但要研究社会基本结构,而且还应分析社会层面结构,将二者 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社会结构思想的历史考察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结构理论。   1、社会结构思想的历史考察。文章对从古希腊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历史上一些重要哲学家、思想家关于社会结构方面的思想,进行了系统考察。最后指出,他们的主要错误或缺点是:①不了解社会实践在生活中的作用,对社会的本质作了错误的理解.②用头脑中想象的联系代替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没有科学说明社会结构的内容及内在机制.③由于以上两点,他们没有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结构理论。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找到了理解社会结构的“钥匙”.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关于社会基本结构,马克思在《序言》中对此作了经典表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 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社会基本结构丰要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兰个基本方面,社会基本结构理论是对社会生活内在联系本质的揭示,是对社会系统结构的宏观科学把握。社会基本结构分析法是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   第二部分,社会多层面结构分析。   本文认为,要认识社会生活、社会历史,尽管对社会基本结构分析是重要的,但对社会层面结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对社会基本结构分析可达到对社会本质的把握,那么,通过对社会层面结构分析则可以达到对社会生活、社会历史全面、具体的认识。社会层面结构分析是社会基本结构分析的必要补充和具体化.所谓社会基本结构,是指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而所谓社会层面结构,则是指构成社会层面的重要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层面结构和社会基本结构相联系,但.又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某一层次或某一领域,不能用对社会基本结构的分析代替对社会层面结构的分析。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试对几个重要的社会层面结构作以粗浅的分一析。   1、社会的人口层面结构.将人口作为一个社会层面来考察,这是因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各种社会活动的承担者,所谓社会人口层面结构,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社会主体一人口的总和及其组成状况,它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发展等。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全局性,主体性等特征。.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人口层面结构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将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联系,它认为“两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是根本的, 起决定性的方面,而人口的数量、质量及其构成,归根到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譬如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素质过低,都会这一样那样地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2、社会的环境层面结构。社会是在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环境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所谓社会环境层面结构,是指与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周围条件的总和及组成状况。社会环境层面具有条件性、综合性等特征。社会环境层面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根据其性质,我们将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但是自然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相反,自然地理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变化,越来越被纳入社会发展的过程,受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正确认识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按“两种尺度──社会和人的需要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统一的法则进行生产。人文社会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思想文一化环境是人文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内容。在人文社会环境中,不可忽视社会风俗习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作用。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一样,对社4 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环境层面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自然地理环境,而应包括人文社会环境。   3、社会的物质技术层面结构.将物质技术作为社会的一个层面来考察,是因为,物质技术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中介系统,是满足人类需要的重要手段。所谓社会物质技术层面结构,是指人类按照预定的目的改造,利用自然的科学理论、物质手段的总和及其组成状况。物质技术层面具有整体性、超越性和与生产、科学的相关性特征。社会物质技术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历史唯物主义按照社会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来分析,将其划分为物质变换技术、能量变换技术和信息变换技术三大类或层次。社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技术在各个时代同时存在,但相比较而言,在古代,物质变换技术显得更为重要;而近代,能量变换技术占重要地位;在现代,信息变换技术则愈来愈重要。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有全方位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不但影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且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   4、社会的人群共同体层面结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现实具体存在的社会形式,是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所谓社会人群共同体层面结构,是指人类在共同生产和生存中形成的各种集合体及其组成状况.人群共同体具心有心理、精神方面的一致性或相通性、空间上的相对聚合性及社会历史性等特征。人群共同体按其性质可分为非政治性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非政治性共同体虽然存在多种形式,但主要可分为血缘关系共同体、语言文化心理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三大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分析,未来社会将会出现人类共同体。人类共同体是人群共同体的最高形 式。现代,人类共同体已露端倪,’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增多,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正走向“一体化”;另一方面,人类当今面临一些共同的带有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退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调、核威胁等。这些都迫使人们在一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并相互协作。在政治共同体中,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党和国家两种共同体形式。   5、社会的价值层面结构。价值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广泛存在于人的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这是价值成为社会层面的原因。所胃社会价值层面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各种价值关系及其组成状况。价值具有以下特征:社会性、主体性和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社会价值形态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在实际生活中,各种价值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应合理取舍。价值是客观的,人们关于价值关系、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等的认识及其内化就形成了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行为的“调节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是:①人的价值应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②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对社会的贡献。价值标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③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价值目标。⑤价值观念应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在对上述社会层面结构分析之后,本文还进一步对社会层面结构和社会基本结构的关系作了分析。二者的关系是,一方面,社会基本结构是社会层面结构的基础,它对社会层面结构的分析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层面结构是社会基本结构的必要补充,是对社会系统结构认识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最后,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层面结构统一的基础是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社会多层面结构分析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这部分,文章就社会层面结构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指导作用进行了阐述。   1、人的塑造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人口数量多,素质低,构成不合理,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既重视物质生产,又控制人口的膨胀发展,努力使“两种生产”相互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优化环境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保证。在社会现代化及经济发展中,必须始终注意环境建设。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公把利用、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相结合。要重视人文社会环境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外交活动,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3、科技兴国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当今,、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率还比较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因此增强科技意识,大力促进科技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四化建设的伟大战略举措。   4、群体和谐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整个现代一化过程中,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要加强声人群共同体建设,处理好政党关系、党群关系、民族关系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5、价值导向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杠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创价活动中,要把讲奉献与索取、利与义、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目的与手段等统一起来,反对那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利,’不讲义,只讲物质享受,不讲精神追求,只讲目的,不择手段等错误价值观念。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人,武装人,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最后,文章强调指出: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认识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是对社会层面结构分析的整体方法论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