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复习题2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请谈谈你对这一定义的理解?
【答案】综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60多年前,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强调指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最重要”。西方新闻界普遍认为:一流的采访者必定是一流的撰稿人。采访的这种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主要应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卜去认识。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1)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否则,就违反了新闻工作规律,就不叫新闻活动,变成闭门造车之类了。
(2)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离开采访,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3)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看,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4)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实践证明,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年代长了,经验教训多了,常常在采访之前,就能凭借掌握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经验,清晰地知道采访如何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如何才能有效地判别材料的真伪优劣和访问的深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少走弯路。
2. 简述采访的性质。
【答案】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是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
(1)无论是大题目的采访,还是小题目的采访,无论是复杂问题的采访,还是简单问题的采访,无论是为写消息所进行的采访,还是为写通讯等所进行的采访,都是在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区别只在于调查研究用的时间有多有少,下的功夫有大有小,即它们之间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
(2)记者的采访工作,必须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 其次是研究,认真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像一堆乱麻,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