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全科住院医师题库>心血管科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58岁,吸烟史30年,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短4年,偶有下肢水肿。近5天咳嗽、气短症状加重。查体:神志清,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P2>A2,剑突下搏动增强,双下肢水肿。

该患者应用强心剂的指征()

A . A.心率>130次/分
B . 呼吸频率>25次/分
C . 肺底湿啰音明显时应用
D . 周身水肿明显时应用
E . 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用利尿药后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
F . 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G . 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男性,58岁,吸烟史30年,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短4年,偶有下肢水肿。近5天咳嗽、气短症状加重。查体:神志清,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P2>A2,剑突下搏动增强,双下肢水肿。关于肺源性心脏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引起该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支气管扩张。 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是高碳酸血症。 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并发症是肺性脑病。 过量使用利尿剂可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急性加重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通气。 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室速伴急性左心衰。 室速伴心源性休克。 室速演化为室颤。 急性心梗合并室速。 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则它的最大值是() 380。 311。 440。 242。 男性,58岁,吸烟史30年,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短4年,偶有下肢水肿。近5天咳嗽、气短症状加重。查体:神志清,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P2>A2,剑突下搏动增强,双下肢水肿。对该患者的治疗,下列哪些是合理的() A.控制感染。 持续高流量吸氧。 早期、足量应用利尿药。 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积极处理并发症。 镇静止咳。 大剂量强心剂。 男性患者,60岁,有高血压痛史10年,平时血压160/90mmHg,不规律应用降压药物,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而入院。查体:血压210/110mmHg,脉率120次/分,双肺散在哮鸣音及大量水泡音,心率140次/分,节律不整,肝脾未及。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f波,室率140次/分,节律不整,胸片双肺底呈毛玻璃样改变,心界向左扩大。血气分析:PH值7.5,氧分压56mmHg,二氧化碳分压25mmHg,血乳酸1.2mmol/L。血酮体10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支气管哮喘。 急性左心衰。 Ⅰ型呼衰。 Ⅱ型呼衰。 肺栓塞。 心源性哮喘。

男性,58岁,吸烟史30年,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短4年,偶有下肢水肿。近5天咳嗽、气短症状加重。查体:神志清,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少量湿啰音,P2>A2,剑突下搏动增强,双下肢水肿。

该患者应用强心剂的指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初步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 2.该例为肺心病患者,胸片检查除基础疾病及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症,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高度≥3mm。 3.肺心病并发症包括: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DIC,消化道出血等。 4.超声心动图拟诊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肺动脉高压习惯上分为两大类:特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分为五大类:动脉性、静脉性、低氧血症相关性、慢性血栓或栓塞性、其他原因。动脉性尤其具有潜在致命性,特发性预后差,确诊后自然病程仅2.5~3.4年,钙拮抗剂仅对10%患者有效。 5.慢阻肺患者,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6.慢性呼吸性酸中毒,HCO的代偿极限为45mmol/L,该患者为46mmol/L,存在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7.肺心病心衰治疗与其他心衰的治疗不同,一般在积极治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便能得到改善,但对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药、强心剂,利尿药原则上选用作用轻的,小剂量使用;强心剂的剂量宜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或2/3,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低流量给氧,以维持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镇静药会抑制呼吸,减少通气量,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8.我国引起该病最常见的原因COPD,早期诊断依据为肺动脉高压,形成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因素是缺氧,急性加重期首要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