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经济地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汽车工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特点。
【答案】汽车工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特点,可分为五个阶段:
(1)初始分散生产阶段
在该阶段里,由于采用手工艺生产方式为主,零部件生产非标准化,汽车生产厂往往兼具组装和零部件生产的功能。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商也需要接近组装厂,以利于及时改进、修改零部件。这个时期汽车工业空间分布特征是在特定区域内的分散,而且组装与零部件制造结合在一起。
(2)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阶段
该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可互换性、生产过程的科学分解和操作低技能化以及流水线组装。同时,由于采用标准化生产,组装和零部件生产可以彻底分离,使组装厂的区位选择有了灵活性。在大规模生产方式采用的初期,汽车组装生产出现了短期的高度空间集中的特征。
(3)“核心—边缘”式分散阶段
由于汽车组装具有典型的市场区位倾向(零部件的体积小于整车),随着其他地区和海外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分厂成为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汽车生产商扩张的主要策略。
(4)网络化分散阶段
由于汽车需求减缓而生产能力过剩,特别是日本汽车进入世界市场的冲击,汽车工业的竞争不断加剧。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以及劳动力成本变成竞争的重要因素。伴随这一变化,汽车工业空间组织进入了新的分散化阶段,即网络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零部件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散化。
(5)网络化聚集阶段
汽车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大汽车生产国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它们在南美、东亚等地的大量投资。其中,尤为突出的特征是日本在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设厂。
2. 试述自然要素、土地因子、原材料因子与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关系。
【答案】自然要素、土地因子、原材料因子与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关系如下:
(1)按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生产活动是效用再创造的活动,不仅包括有形物质的创造,也包括服务等无形物质的创造。而这种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要素投入基础上的。要素投入的变化可能直接导致经济活动的区位变化。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理论中,自然投入、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2)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
响的。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①作为劳动对象,想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的自然出产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特性; 但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3. 试述要素禀赋学说
【答案】要素禀赋学说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该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即资本丰富的国家可以较低廉地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人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4. 利用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分析所在城市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影响。
【答案】赫夫(D.L.Huff )经过实际研究证实了在大城市内消费者购买行为空间选择的随机性,他提出了与赖利引力模型不同的概率引力模型。
分别找出消费者选择各购买中心的概率等高线,概率相等的等高线的交点表示无差别地点,即该点在各购买中心的购买概率相等。也即表明购买中心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概率相等。其具体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表示在i 地区居住的消费者选择j 消费中心的概率; 表示j 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一般用商店的规模来表示;
表示消费中心的数量。
; n 表示i 地区到j 消费中心的距离; b 表示距离指数(是经验测定的指数)
二、论述题
5. 企业问卷调查法的目的与问卷设计原则
【答案】(1)企业问卷调查法的目的
这里的公司调查是指对一定数量的公司进行同样的调查。其目的是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找出答案; 或根据已有文献和经验提出一些理论假设,通过调查数据来验证这些假设的真伪。
(2)问卷设计原则
①所问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如:在询问企业跨国扩张因素时,在发展中国家要考虑市场和成本诸影响因素,在发达国家可能还要考虑技术因素。如果仅在选择中列出市场和成本因素,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为了使所问问题符合实际情况,准备研究十分必要。
②问题数量应该适中。问题太多,不利于应答,甚至使应答者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影响回答的质量和回收率; 从调查者的角度,也不是问题多就好。问题太多也不便于综合整理和分析。所以,围绕着调查目的,所问问题应尽量集中明晰。问题数量以当面访问调查不超过30min 完成为宜; 如果是问卷自填,最好在10min 以内完成。
③所列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凡是被凋查者不可能了解或不适宜回答的问题,不应提出。
④尽量避免禁忌和敏感性问题。如公司内部关系的调查,不宜涉及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矛盾; 对跨国公司的调查,尽量避开国家间的政治敏感问题。一般来说,公司的未来市场发展的详细规划和技术发展方向均是公司的机密,在问卷中不宜问及。
6. 试述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部门的区位要求和区位选择。
【答案】(1)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①便利的交通运输
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之间,与其他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②及时的信息获取
具有丰富信息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起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
③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这些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等。
(2)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总部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
(3)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区位要求
①接近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③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4)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