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30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十日谈》
【答案】《十日谈》是薄伽丘创作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一部文学作品。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 英国湖畔派诗人
【答案】英国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在文学上,他们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他们主张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乡村湖畔,写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 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节奏上应与口语音调一致; 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的真情实感。
3. 骑士文学
【答案】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描写骑士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具有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生活和世俗享乐的积极意义,代表了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隋诗最早产生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又被称为“普罗旺斯抒情诗”。骑士传奇中最为流行的故事是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冒险故事。骑士传奇的浪漫情调、离奇故事和爱情描写,影响到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其围绕主要人物经历展开故事的结构方法,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活动的揭示,都为欧洲后世长篇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能乐
【答案】“能乐”是日本的一种成熟的戏剧样式,是由一种名为“猿乐”的歌舞发展而来的。“能乐”已经具备了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各种因素,但它主要还属于一种歌舞剧,台词、对白较少,而以歌舞为主。“能乐”的文学剧本称为“谣曲”。能乐最著名的剧作家、表演艺术家和戏剧理论家奠基人是世阿弥,他的名剧是《熊野》和《赖政》。
5. 悬诗
【答案】悬诗意为“被悬挂的”诗,是指阿拉伯前伊斯兰时期的七首或十首著名长诗。它们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精品和代表作,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阿拉伯文学遗产。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代表诗人是乌姆鲁勒·盖斯,其代表作是《悬诗》的首篇。作为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珍品,悬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阿拉伯文学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6. “艺术家小说”
【答案】“艺术家小说”是指以艺术家生活或创作为题材的小说。它兴起于19世纪德国小说界,是“塑造小说”或“发展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艺术家小说”旨在表现自视清高的艺术家与庸俗的市民社会之间的矛盾。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就是作家关于艺术家问题的思考和总结,其主人公是音乐家。它们多采用现代派艺术手法来进行创作。
7.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答案】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文艺思潮史上重要的一支。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三一律”等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宣扬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它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同情下层民众的苦难,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或从资产阶级的角度抨击封建制度,或站在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同时,它重视民间文学,追求异国情调,具有怀旧倾向。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挖掘中世纪民间文学的成果,借鉴中世纪文学重情感和想象的特点。同时,他们还喜欢异国生活,沉浸于异国他乡的神奇风光中,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寄情山水,着力歌颂大自然,标举卢梭“返归自然”的主张。浪漫主义作家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借大自然来反衬现实的丑恶。
8. 批判现实主义
【答案】批判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其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 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二、简答题
9. 你如何看待《圣经》在美国文学发展中的影响?
【答案】《圣经》在美国文学发展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清教主义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
(1)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乐观主义情绪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美国文学是建筑在《圣经》伊甸园神话基础上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表达美国清教主义遗产——虔诚理想主义的一种文学形式。清教徒梦想着生活在一种完善的秩序下面,怀着勇气和希望竭诚在美洲建立一处新的伊甸园,以使人们最终过上理想的生活。在这种使命感的鼓舞下,他们面对艰难险阻而无所畏惧,内心充满乐观主义情绪。这些都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滋养。爱默生将美国人视为再生的亚当,古朴率真的面对整个世界; 亨利·詹姆斯在自己的主要作品中运用亚当的题材描绘出一个个天真无邪的新人形象。在19世纪美国文学、历史和神学领域内,新亚当、新伊甸园的美国神话轮廓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充实; 就是在本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美国的亚当”仍以某种形式影响着文学创作。而且,在这些作品中,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字里行间,凡此种种都体现出美国清教主义的深远影响。
(2)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象征主义的影响
在虔诚的清教徒看来,现实的大千世界只是上帝的一种象征而己。在这个世界,因为上帝的无所不在而具有意义,因上帝的明显行动而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淦释。他们认为物质生活同时具有精神性质,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上帝意图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在威廉·布雷福德等早期开拓者的著作中,很容易发现这种在清教徒思维中经常发生的象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过程成了美国人民和作家赖以成长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乔纳森·爱德华兹认为自然界充满了形象和比喻,爱默生的《论自然》宛如充满象征意义的连续独白,在其他作家的创作中,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技巧已成为普遍做法。
(3)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写作技巧的影响
在写作技巧方面,清教徒作品的朴实无华也给美国文学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清教徒崇尚朴素,反对浮华。他们单纯的宗教形式,他们对《圣经》的笃信,对朴素风格的由衷喜爱,新英格兰听众和读者的欣赏水平,对文风趋于简朴和形象化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阅读早期清教徒著作家的作品时,我们会不由得深深受到其语言清新、俭朴、直接等特点的感染。这种文风对后代文学的突出影响表现在美国文学语言口语化风格的形成当中。富兰克林的《自传表现出口语化的显著特点。到19世纪中叶以后,现实主义大师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语言又进一步体现出这种风格的状貌。后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它终于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4)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价值观念的影响
美国的价值观念在许多方面基本上属于清教主义性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舆论带着强烈的清教主义色彩,社会生活和文化趣味深受清教主义的感染和制约。“就整个美国民族的性格而言,清教的烙印最深,清教徒的威力最有效,最成功。”美国作家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创作的。因此,美国文学在很长时间中表现出说教美学的倾向。美国作家多以教育社会为己任,在他们的美学观中,娱乐作用是第二位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