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理)1998试题及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998年硕士入学考试试题:经济学(理)
一、选择题(在 A、 B、 C、 D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画“√”,错画、多画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A.相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2.生产价格是( )。
A.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B.生产商品时所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C.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D.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之和
3.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的( )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A.先进技术
B.垄断地位
C.稀有资源
D.不平等交换
4.在以下几种货币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是( )
A.公开市场业务
B.垫头规定
C.对银行业务活动的直接干预
D.道义上的劝告
5、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扩大社会总需求,进行总量调控。
A.减少财政收入。
B.增加财政支出
C.提高所得税率
D.提高利息率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的投入都应当取得相应的报酬。
A.各种劳动
B.各种资本。
C.土地和技术
D.各种生产要素
7、资源和稀缺性是指(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某种矿藏的储量稀少
8、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收益将( )
A.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