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金融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官方结算差额(Official Settlement Balance)
【答案】官方结算差额也称“官方储备交易额”。它指基本差额加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差额所得到的国际收支差额。它是从一国外汇储备和对外官力一债权、债务的变化角度来表明国际收支状况的,着重反映一国在列表期内的国际收支状况对黄金、外汇储备及对外债权债务的影响,而不涉及全部对外收支的实际差额。用官方结算差额,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定义为:
(X-M )+LTC+STCp=0
式中,X 为出口额; M 为进口额; LTC 为长期资本流动; STCp 为短期私人资本流动。在官方结算差额中,短期私人资本变动成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一部分,最终通过官方储备和对外债权债务来平衡。官方结算差额能够全面地反映一国的整体金融实力。一方面,它区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全面地反映了一国的顺差或逆差,一国金融当局应根据这些情况,相应地调动官方储备资产和运用对外债务来平衡国际收支。另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官方结算差额还可以作为衡量汇率走势的指标,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根据本国货币与国际储备的密切联系,货币当局应通过货币控制手段来缓解官方储备变动给国内货币市场带来的冲击。
2. 私募发行
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 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
【答案】
3. 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答案】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参与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家共同建立一个跨国的区域性中央银行,各成员国内部不再设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区域性中央银行是建立在若干地域相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与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而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的诞生,则标志着欧盟的成员国也开始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
4. 货币乘数
【答案】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货币供给总量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缘故。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当基础货币供应增加后,货币存量不是简单地以1二1的比例增加,由于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货币存量
的增加量会以基础货币增量的若干倍数扩张。这种倍数关系用式子表达出来
即
。其中,M 为货币乘数,
5. 公募发行
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
【答案】
是货币供给量,H 为基础货币。
二、简答题
6. 当价格水平为1、1.5和2及名义货币供给为450美元时,实际货币供给为多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释为什么价格水平与实际货币供给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关系。
【答案】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除以价格水平。当名义货币供给为450美元时,价格水平为1时,实际货币供给为450美元; 价格水平为1.5时,实际货币供给为300美元; 价格水平为2时,实际货币供给为225美元。由于实际货币量测量的是一定数量的货币所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一定的名义货币水平下,价格水平上升时,这些货币所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下降。因此,实际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具有反向变动关系。
7. 衡量一国外债规模的常用指标有哪几个?
【答案】外债是指一切本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契约性的、以外国货币或者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有偿义务的负债。衡量一国外债规模的常用指标有以下四个:
(1)偿债率
这是指当年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加上短期外债付息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项下外汇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当年所能够承受的还本付息能力,警戒线为20。突破20%这一警戒线,就有发生偿债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一限度只能作为参考,超过这一警戒线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债务危机,因为一国的偿债能力还取决于所借外债的种类、期限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等重要因素,尤其取决于一国的总体经济实力。
(2)债务率
这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外汇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对外债总余额的承受能力,警戒线为100。如果负债率超过100,说明债务负担过重。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使一国外债余额很大,如果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期限分布合理,当年的还本付息额也可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3)负债率
这是指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用于反映国民经济状况与外债余额相适应的关系,警戒线为20%。超过20%这个数值,就有可能对外资过分依赖,当金融市场或国内经济发生动荡时,容易出现偿债困难。
(4)短期债务比率
这是指当年外债余额中,一年及一年以下短期债务所占比重。这是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安全合理的指标,它对某一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影响较大,一般不宜超过20%。
8.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的“6C ”原则。
【答案】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的“6C ”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在贷款之前从多方面对借款人的信誉进行分析的原则。由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作为贷款偿还的保证,因此,贷款的偿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款人的信誊。商业银行在贷款之前能否对借款人的信誉进行深入和准确的分析,关系到贷款信用风险的大小。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誉的分析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即品德Coharaoter )、能力(oapaoity ), 资本Coapital )、担保品(collateral )、环境
,这也是通常所说的“6C ”原则。 (ooncLitiona )、连续性(continuity )
(1)品德(character )
对借款人品德的考察,主要是判断借款人对贷款本息偿还的意愿。如果借款人是个人,则品德主要表现在此人的道德观念、个人习惯和偏好、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个人交往以及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声望等; 如果借款人是企业,那么品德就是企业在管理上的完善性,在同行和金融界的地位和声望,经营方针和政策的稳健性等。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履行借款合同的历史记录,在其品德的评价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能力(capacity )
借款人的能力包含了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法律方面来讲,借款人的能力是指借款人能否承担借款的法律义务,当商业银行贷款给合伙企业时,银行必须确认签约的合伙人具有代表合伙企业的权力; 在贷款给公司时,商业银行必须确认谁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经济的角度,借款人的能力,是指借款人是否具有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
分析企业借款人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其现金流量。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了解借款人的预期财务状况,判断其到期的偿还能力。如果借款人是个人,商业银行要考察的
主要是他预期的收入能力,而收入能力又取决于借款人的受教育程度、年龄、事业心和精明程度。
(3)资本(capital )
资本的数量也是体现借款人信誉的一项重要因素。借款人的资本越是雄厚,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因而信誉也就越高。借款人购置的资产的质量,是决定该企业的资金实力的重要因素。借款人取得贷款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产的数量和质量。
(4)担保品(collateral )
对贷款进行担保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风险。由于长期贷款的期限超过了10年,因而风险就相当大,因此商业银行在发放长期贷款时一般都要求抵押或担保; 而中期贷款一般只要求担保。
(5)环境(conditions )
对经济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经济环境对借款人所在行业的影响,分析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市场结构,分析借款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技术更新对该行业产品需求的影响等。
(6)连续性(continuity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