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传染病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此时应进行的检查是()

A . A.骨髓穿刺和活检
B . 腹腔穿刺行腹腔积液检测
C . 鼻咽部组织活检
D . 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测
E . 肝穿刺活检
F . 脾穿刺活检

患儿男,7岁,因“进行性肢体无力2d”来诊。查体:T36.8℃;精神好,语音低;四肢肌张力减低,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腱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阴性;因患儿不配合难以确定有无感觉障碍。必要的处理有(提示血清钾正常。肌电图:神经根损伤。脊髓MRI:无异常。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 A.静脉应用抗生素。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静脉应用抗病毒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静脉应用脱水药物。 病毒性心肌炎心气不足证临床不会见到() 头晕目眩。 汗出动则益甚。 夜寐难安。 四肢不温。 短气乏力。 患者,女,30岁,痛经,经血夹有大量血块,过食肉食后出现脘腹疼痛,嗳腐吞酸,查大便见有蛔虫卵,下肢有疥癣,瘙痒难忍。该患者首选的消食药是()。 A.谷芽。 麦芽。 鸡内金。 莱菔子。 山楂。 患者女性,50岁。午后发热伴咳嗽痰中带血2周,血沉50mm/h,血白细胞10.0×109/L,N70%,L30%。胸片示左上肺斑片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癌。 B.浸润型肺结核。 C.肺真菌病。 D.支原体肺炎。 E.衣原体肺炎。 患者,女,30岁,痛经,经血夹有大量血块,过食肉食后出现脘腹疼痛,嗳腐吞酸,查大便见有蛔虫卵,下肢有疥癣,瘙痒难忍。该患者首选的杀虫药是()。 A.槟榔。 南瓜子。 鹤牙草。 使君子。 苦楝皮。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此时应进行的检查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