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804中外新闻史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4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国人办报热潮在各地有哪些表现?

【答案】维新变法成了全国性的思潮,各地纷纷出版报刊宣传救亡图存。1896-}-1898年间,国人办报的热潮在全国出现。维新派是这个热潮的发动者和主力军。

(1)上海,华洋杂处,各种势力共存,回旋余地较大,因而报刊发展最多最快。

1896}-1898年3年中,创办了40多家报刊,占同一时期国人在全国新办报刊总数的40%以上。其中以《时务报》影响最大。

(2)湖南,1896年以前,没有创办过近代报刊。1897年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是湖南第一家近代中文报刊,由此至1898年的两年中,湖南有9家国人所办中文报刊间世。维新派的活动直接推动了湖南报刊的发展,它主办的《湘学新报》和《湘报})是这一时期湖南最著名的报刊。

(3)四川的近代中文报刊也是在维新运动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它的第一家报纸是重庆的((渝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上旬创刊。创办人兼总理为宋育仁。内容提倡维新。该报在省内外设派报处,最多时达32处,除销售《渝报》外,还代发《时务报》、《万国公报》等。

宋育仁后又创办《蜀学报》,重庆《渝报》停刊后,该报原主笔潘清荫,改办《渝州新闻》。《渝报》、《蜀学报》、《渝州新闻》二者在宣传思想上是一致的。

(4)在其他地区,也出版了不少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如天津的《国闻报》、浙江杭州的《经世报》、安徽的《皖报》、广西桂林的《广仁报》、澳门的《知新报》等。

2. 受众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受众,首先是社会一员,他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多数情况下,受传者又是付酬获得媒介即阅听权的,所以他有权利要求媒介提供同其付出的费用相当的信息服务及其他承诺的服务。如果受众是某个集团的成员,而他接触的又是这个集团制作或播出的媒介,他还有权要求该集团提供集团成员接受机关媒介应有的服务。最后,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终端,他还有权要求传播者尽到作为信源的责任,向作为信宿的他提供所承诺的服务。

(1)传播领域的公民权利

作为公民,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受众享有充分的信息权(了解权)、参与权(可就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政见和其他意见)、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批评权,参与学术研究和参与传播媒介工作的言论、出版、新闻自由权及学术自由权、著作权等。

(2)付酬阅听的消费者权利

作为付酬阅听的消费者,受众有权要求新闻媒介按时提供一定信息量的媒介,并且保证所传递信息的质量,即真实、客观、公正、全面报道的信息。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