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因其善用、善讲三棱针,人称其为"张三棱"。张先生总是在一定区域内寻找反应点治疗疾病。以下麦粒肿的反应点,不常见于:()。 A.耳尖。 大椎。 肩部。 脾、胃俞或肝、胆俞处或其附近。 八髎穴或其附近。
女,34岁,舌部疼痛,烧灼感3天,半年前左右唇内侧疼痛,局部涂药后好转。检查:舌尖及右侧舌缘处有米粒大小、圆形溃疡各一个,表面有浅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触疼明显。局部止痛的药物应选用(). 溶菌酶片口含。 1%地卡因涂布。 口服索米痛片(去痛片)。 口含华素片。 洗必太液含漱。
患者男性,63岁,右耳垂前肿性长大8个月。近期肿物增长较快,痛向耳颞部放散。检查发现肿物约3.5cm、质地硬、有触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眼睑闭合较对侧迟钝。以下哪项辅助检查对患者来说是不恰当的()。 A.CT检查。 胸部X线片。 腮腺造影。 细针吸细胞学检查。 切除活组织检查。
张先生,因其善用、善讲三棱针,人称其为"张三棱"。张先生喜欢查找反应点治疗。此时,相应的刺法是:()。 A.腧穴点刺。 刺络。 散刺。 划刻。 挑刺。
女,34岁,反复发作上腹疼痛6年,可放射至背、肩胛等处,和进食油腻有关,每次发作伴发热、恶心、呕吐。考虑最可能的疾病为(). 胃癌。 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慢性胆囊炎。 消化性溃疡。
患者男,52岁,幼年患麻疹后常有咳嗽。自30岁起咳嗽症状加重,常有脓痰,有过2次中等量咯血史。近年来常年有脓痰,多次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对常用抗菌药物多数仍然敏感。CT显示左下叶多段囊状和柱状支气管扩张。1周前发热,脓痰增加,X线显示左下叶大片模糊影,白细胞计数1.1×109/L,中性0.80。经验性抗菌治疗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