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29岁。病已1年半,当初因冬天在冰河上行走,不慎掉入水中,其后出现四肢末端麻木不仁,双腿软弱无力,行走困难,卧床后逐渐不能自行翻身;现双手颤抖,双下肢肌肉萎缩,不能活动,自觉足胫部有热气上蒸,伴胸脘满闷,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脉细数。其治则为() A.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大补阴阳。 健脾益气。 清热润肺,濡养经脉。 清热燥湿,通利筋脉。
治疗气虚欲脱证,宜选用的药物是:() 太子参。 人参。 党参。 北沙参。 西洋参。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是嘌呤合成补救途径的关键酶。遗传性的HGPRT酶活性缺乏是哪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痛风。 Lesch-Nyhan综合征。 乳清酸尿症。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Tay-Sachs病。
下列哪种药物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从而在治疗多种快速生长肿瘤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5-氟尿嘧啶。 阿糖胞苷。 6-巯基嘌呤。 甲氨蝶呤。 别嘌呤醇。
38天男婴,生后3~4天起皮肤黄疸至今,大便色黄。病后无发热,生后有挤奶眼及擦“马牙”史,脐带生后10天脱落,当时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母乳喂养,食欲好,无呕吐。体格检查:体重5kg,皮肤巩膜黄染,色新鲜。腹平软,肝肋下2cm,剑下2cm,质软,脐轮完好,无红肿渗出。辅助检查:末梢血WBC17.0×109/L,肝功能生化:ALT26U/L,ALP40U/L。总胆红素250μmol/L,直接胆红素29μmol/L,间接胆红素221μmol/L。肝炎病毒标记物:抗HAV-IgM阴性,抗HCV-IgG阴性,乙肝各项检查除HBsAb阳性外其余均无异常。胸正位片:未见异常。下述诊断中可能性最小的为() 败血症。 围生期CMV感染。 胆道闭锁。 母乳性黄疸。 先天性甲状腺低功。
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