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感染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 患儿男,2岁,1月份起病,突然高热、呕吐、烦躁8小时,伴皮疹2小时住院。体检:面色青灰,脑膜刺激征阴性,臀部及四肢见大量瘀斑,四肢厥冷、皮肤发绀、有大理石花纹,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诊断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下列不属于抢救休克的措施是()

A . 扩充血容量
B .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C . 扩血管药物
D .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 肝素

玻璃器皿干热消毒要求()。 160~170℃2小时。 160~170℃1小时。 100℃2小时。 150℃2小时。 140℃2小时。 患儿男,8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在治疗的第7天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好转,复查脑脊液恢复正常,3天后又发热,伴有呕吐、惊厥、嗜睡,前囟隆起。此患儿可能的并发症是() 脑脓肿。 败血症。 脑积水。 继发感染。 硬脑膜下积液。 患儿男,1岁3个月,因高热2天、惊厥2次入院。体检:嗜睡状,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混浊,潘氏试验(+),WBC 1500×106/L,多核细胞0.86,单核细胞0.14,蛋白0.65g/L,糖1.98mmol/L,氯化物11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患儿女,6个月,患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经治疗体温下降正常、病情好转,但于治疗后7天又出现发热、前囟饱满。该患儿可能出现() 脑脓肿。 院内感染。 脑积水。 脑室膜炎。 硬脑膜下积液。 患儿女,3岁,1月份发病,发热1天,体检:咽红,心肺无异常,躯干部见散在瘀点瘀斑,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此时的临床分期为() A.上呼吸道感染期。 B.脑膜脑炎期。 C.败血症期。 D.初期。 E.极期。 患儿男,2岁,1月份起病,突然高热、呕吐、烦躁8小时,伴皮疹2小时住院。体检:面色青灰,脑膜刺激征阴性,臀部及四肢见大量瘀斑,四肢厥冷、皮肤发绀、有大理石花纹,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诊断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下列不属于抢救休克的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