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5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9

一、简答题

1.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①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

①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个成员的神圣职贡和光荣义务。

②要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③要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④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维护祖国统一

①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②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4)增强国防观念

①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明她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

②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卞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5)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其中,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答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力一向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确方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预见性,增强主动性,克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

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二者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1)思想道德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人的能动作用。

(2)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与合法性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提供价值准则。

b.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谐、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c.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守法、维护法律权威和严格实施法律,弥补法律不健全时留下的空白,弥补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与社会主义法律共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②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a. 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及其他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国家职能的同时,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实际卜保证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基础。

b. 法律的公布和实施,有力地传播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也表达了对这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c. 当国家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吸收在法律中转化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时候,实际是确认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