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740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 京师同文馆
B. 北洋水师学堂
C. 江南水师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2. 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 )
A. 明堂
B. 国子监
C. 乡校
D. 伴宫
【答案】D
3. 王安石实施变法时,所主持的兴学称为( )
A. 庆历兴学
B. 熙宁兴学
C. 崇宁兴学
D. 中兴兴学
【答案】B
4. 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
A. 学习知识
B. “求放心”
C. 提高自身修养
D. 提高自身地位,以达到“治人”
【答案】B
5. 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 《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 《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答案】D
6. 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 “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
A. 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 外部、稳定的归因
C.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A
【解析】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说明这属于内部归因,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这们课程的料,意味着这是一种稳定的归因。因此,此题选择A 。
7.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
A. 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 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 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 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答案】D
【解析】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
12月,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保证。教育部相继公布《师范学校法》、《职
,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业学校法》、《中学法》
文理科等。这一变革使中学教育的目标、结构与线索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发挥各种教育的功能,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8. 凯米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 )
A. 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B. 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C. 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D. 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答案】D
【解析】早期的行动研究以勒温为代表,以技术取向为基本特征,特别注重行动假设、计划等研究过程,强调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斯腾豪斯为代表的实践取向,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功能性文盲、教育荒废等教育问题; 以凯米斯为代表的批判取向,反对科学研究中的“研究一应用”模式,主张在教育研究中揭示个人及团体的真正利益,揭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之根源,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9. 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 )
A. 道尔顿制
B. 葛雷制
C. 昆西制度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出现的著名教育实验的考查。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中心词是“公约合约”“实验室”“表格法”; 葛雷制是美国教育家沃特在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推行的一种具有进步主义教育性质的教学制度,也叫做二部制; 昆西制度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先驱”帕克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期间推行的一种进步主义教育制度; 文纳特卡制则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伊力诺依州文纳特卡所开展的教育实验。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 玄儒文史四馆
B. 玄儒律算四馆
C. 文史律算四馆
D. 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
11.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