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水乙醇用于神经破坏治疗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无水乙醇作用于神经后,3~10天起效,维持2~4个月,个别可达6~12个月。 主要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如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和反复发作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的治疗。 注射部位可以是局部注射,也可以经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给药。 常用于良性疾病所致疼痛的神经毁损治疗。 可并发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破坏,还有部分病人出现神经再生或毁损不全的症状。
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出现毛玻璃样改变的原因是() 细胞内玻璃样变。 线粒体肿胀。 滑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 粗面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 细胞变性。
患者,男性,60岁。下肢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术后5小时,因站立引起小腿部伤口出血不止。紧急的处理方法是()。 用止血带。 指压止血。 站立位包扎。 手术止血。 让患者平卧,抬高患肢,加压包扎。
临床常用的神经破坏药物是() 甲醛。 盐酸。 碘酊。 氢氧化钠。 无水乙醇和苯酚。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的特征性表现是()。 休息痛。 间歇性跛行。 游走性静脉炎。 残端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肢体远端干性坏疽。
孕妇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水肿、乏力、心动过速等,可否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