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G2P1。2天前突然发生尿潴留,导尿后腹部检查扪及下腹正中有一肿块,硬,活动,形状不规则,肿块如孕12周大小,患者平常月经28d/7~8d,量多,有血块,无明显痛经。最好确定其诊断的简便辅助方法为() A.B型超声。 子宫探针试验。 子宫碘油造影。 CT。 尿妊娠试验。
男,19岁。右股骨下端疼痛3个月,夜间尤甚。查体:右股骨下端偏内侧限局性隆起,皮温略高,皮肤浅静脉怒张,明显压痛,膝关节运动受限。X线检查,见股骨下端溶骨性骨破坏,可见codman三角。可诊断为() 软骨肉瘤。 纤维肉瘤。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尤文肉瘤。
对于编码总规则说法错误的是()。 对于表示开放性或闭合性骨折的细目,应该要求使用。 星剑号双重分类及统计编码的选择,由于星号是明确的病因,因此要严格的选择星号编码为统计编码。 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原则上是按急性编码。 当某一个症状或体征后跟随一个或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码症状。 当后遗症的表现没有指出,又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说明,后遗症可以作为主要编码。
CT机的硬件结构组成中不包括() 扫描架。 扫描床。 控制台。 电器柜。 摄像机。
男,17岁。诊断右股骨下端内侧长蒂状骨软骨瘤,3天前跌倒后,出现局部疼痛,伴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其原因是() 骨软骨瘤恶变。 骨软骨瘤基底部折断。 骨软骨瘤周围出现滑囊炎。 局部软组织挫伤。 骨软骨瘤外层软骨帽损伤。
患者男,18岁,发热、腹泻后2周伴关节痛2天。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腹泻,于当地医院诊断"菌痢",给予"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及对症治疗,4天后发热及腹泻好转。2周后再出现发热,左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近2天相继出现左膝关节、左腕关节肿痛。查体:T38.0℃,左踝、左膝、左腕关节红肿、压痛,活动受限,左膝浮髌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均正常,CRP26mg/L,ESR41mm/h。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