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822语言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l],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2. 零形式
【答案】零形式是指用词的原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语言学中的零形式是指在深层语义中,理论上存在一个与它紧相邻的结构成分。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零,在实际话语中不能添补。零形式这个概念是从数学引进到语言学领域的。语言学中的零,表示的不是无的概念,而是表示空位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有boy/boys单复数的对立,boys 有复数形式的标记-s ,那单数就以不加标记的形式为标记从而形成区分功能,这就是零形式。
3.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填空题
4. 在历史上,汉语“吞噬”了满语,这属于语言的______,旧上海的洋径浜是______和______混合,如果洋径浜被某一代作为母语习得,并且词汇和语法手段不断丰富,这种语言就成了______语。
【答案】替换; 上海话; 英语; 混合
【解析】语言的接触按照层次不同可分为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替换和底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层次,洋径淇和混合语5个类型。
语言的接触也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在填空题部分经常考察的内容,同学们应当能够区分清楚几种层次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现象判断语言接触的层次。
5. 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______个。
【答案】两
【解析】这是由语法范畴的特点决定的,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必须是同一意义领域,相互对立排斥的,所以要满足相互对立,至少在一个语法范畴中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体形式。例如,数这个语法范畴中就至少要有单数和复数两个变体形式。
6. “老头儿”中的“儿”是附加在______上的,而不是附加在______上的。
【答案】老头; 头
【解析】“儿”的添加并未形成一个新词,所以它是一个构形词缀,构形词缀需要附加在词根上。如果认为“儿”是先加在“头”上,一方面“头”无法代表“老头”的含义,不是词根,另一方面,这样一来“老”也就会被看作词缀,但“老”在这里是有“年老”这一实义的,显然不是词缀。因此“儿”是附加在“老头”上,而不是“头”上的。
7. “木耳”的“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这是通过的______引申方式产生的新义项; “绝
,这个义项是通过______的引申方一式产生的。 笔”中的“笔”是指“用笔写的作品”
【答案】隐喻; 转喻
【解析】从认知模式的角度看,词义的转移、新义项的产生,都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方式引申而来的。“隐喻”着眼于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转喻”着眼于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8. 汉语音节不能没有______,不能没有______,但可以没有______、韵头和______。
【答案】韵腹; 声调; 声母; 韵尾
【解析】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称为“零声母”。有的韵母可以分
为韵头、韵腹和韵尾,韵母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但是韵腹是韵母的主干,又称为“主要元音”。
9. 洋径浜属于______与______的混合,如果这一语言被某一代人以母语习得,这种语言就变成了______语。
【答案】本地语; 外语; 混合
【解析】洋径浜是出现在世界很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在一定条件下,洋径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这种情况下,洋径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
三、简答题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答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语言一对相对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差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而语言的约定性则是指语言的音义结合虽然是没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在语言产生初期,音义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再更改,是全民必须共同遵守使用的规则。
(2)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约定性的联系
①正是由于任意性的作用,语言的音义结合必须要约定俗成,没有必然联系的音和义必须要依靠社会的约定力量才能实现实际运用的可能。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两大特点。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所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但也正是这种社会约定性,使得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随意更改的权利。
11.谈谈你对语言的“任意性”特征的理解。
【答案】(1)语言“任意性”特征的含义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语言“任意性”特征的具体反映
①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其语音形式差异很大,同样表达“书”的意义,
汉语发音为,英语为"book" 。反过来,相近的发音,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意义完全不同。不仅是不同的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
②就单个的语言符号而言,其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它所从属的符号系统,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同样是拟声词,汉语的“叮叮当当”所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是汉语符号系统特有的,而英语中的“Jingling ”也是模仿类似的声音,但使用的语音材料和结构方式就是英语符号系统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也好,意义范畴也好,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和符号系统的其他形式和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是强调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四、论述题
12.论述并举例说明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变化的影响。
【答案】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都要受到社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