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谓

【答案】谓是古书注解术语。往往在以具体解释抽象,或以一般解释特殊的情况下使用。使用“谓”时,被释的词都是放在“谓”的前面。如《论语·為政》中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

,孔安國注:“政謂法教。免而無恥。””

2. 六书

【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

(1)象形:木、日。

(2)指事:本、末。

(3)形声:徒、芳。

(4)会意:森、相。

(5)转注:“考”“老”相授。

(6)假借:锯类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3. 韵部

【答案】韵部是指押韵字的归类,包括韵腹和韵尾。是韵书的基础,无论何朝何代编纂韵书,都立有韵部,按韵归字。学家把古代韵文押韵的字分成类,每类称作一个韵部。例如,宋代吴棫把古韵分为9部,郑庠把古韵分为6部。后来也推广到先秦典籍中没有用来押韵的字上去,如段玉裁把古韵分为17部。清初古韵学兴盛,这个词也有人用来指《切韵》系统韵书的“韵”。如《广韵》有206韵,段玉裁说:“是书依陆氏法言二百六部之旧。”这里说的“部”就等于平常说的韵,“二百六部”就是206韵。和韵类相反,如果不区别声调也不区别介音,只要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这就是韵部。韵部比韵母和韵的概念更大。如:《诗经·豳风·七月》一文中,“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4. 笺

【答案】笺是从汉人郑玄开始的古书注解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对前人文意或注解补充、订正。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前人所作的注演变到汉代,出现了阅读障碍,不能理解,所以就出现对注作简单注解的笺。如现今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就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5. 连及

【答案】连及是指一种特殊的表意修辞手法,即说甲事物的特征时顺带将乙事物也连及入内。它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又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

6. 石鼓文

【答案】石鼓文是春秋秦景公时秦人刻在状似鼓形的十块石上的文字,为春秋时的秦国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字体在古文与秦篆之间,一般称为“大篆”,其所刻内容为四言诗,共十首,诗名有“沔”、“霝雨”、“而师”、“作原”、“吾水”、“车工”等,主要内容是记述秦国国君游猎之事,因此也称“猎碣”。石鼓是战国时秦国遗物,石鼓文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二、翻译题

7. 翻译下文,并解释文中划“__”的字。

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恭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传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答案】(1)全文翻译

于是逢丑父和齐侯互相调换了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战车的骖马被树木绊住而不能继续逃跑。(那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从他身子底下爬出来,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伤,但他隐瞒了这件事。由于这样,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因而被韩厥追上了。韩厥拿着拴马绳走到齐侯的马前,两次下拜并行稽首礼,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给齐侯送上去,说:“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进入齐国的土地。’我很不幸,恰巧碰上了您的军队,没有地方逃避和躲藏。而且我也害怕逃跑躲避而使两国国君受辱。下臣勉强充当一名战士,谨向君王报告我的无能,但由于人手缺乏,只好承当这个官职。”(假装是齐侯的)逢丑父命令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郑周父驾着齐君的后备车,宛茷担任后备车的车右,见齐侯来了,装上齐侯就跑掉了,使他免于被俘。

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他喊叫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 ”郤克说:“这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就赦免了逢丑父。

(2)词汇翻译

①易:换。

②絷:拴缚马足的绳索。

③再:两次。

④舆师:许多军队。

⑤属:恰巧。

③戎行:兵车的行列,指齐军。

⑦忝:辱。

③摄:兼任。摄官即兼职。承:承担。

⑨如:动词,往。

⑩任:承担。

⑧难:患难。

⑩劝:鼓励。

8.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来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答案】那个男子老实忠厚的样子,抱着布来买丝,实际上他并不是来买丝的,而是来和我商量婚事的。我送他渡过淇河,一直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但愿你不要恼怒,我们把秋天定做婚期。

9. 将下列短文抄写下来,并加上现代汉语标点,翻译。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有丈人之市饮酒醉而归者黎丘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消其子曰我为汝之父可谓不慈乎吾醉汝道苦我何为其子泣而触地曰孽也无此事也昔也我责于邑东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之市饮欲遇而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不能反也遂逝而迎丈人见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犬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丈人之智也

【答案】(1)标点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有丈人之市饮酒醉而归者,黎丘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俏其子,曰:“我为汝之父,可谓不慈乎! 吾醉,汝道苦我,何为? ”其子泣而触地曰:“孽也! 无此事也。昔也我责于邑东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 是必夫奇鬼也,吾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之市,饮欲遇而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不能反也,遂逝而迎。丈人见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丈人之智也。

(2)翻译

大梁城的北部有座叫黎丘的小山,(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村中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使他受苦。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 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