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702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用
A. 自催化
B. 催化
C. 诱导
D. 都不是
【答案】C
2. 碘量法测葡萄糖含量时,
( )。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回收实验
D. 不影响计算
【答案】B
【解析】做空白实验,通过消耗标液浓度的体积差计算结果,无需已知碘标准溶液的浓度。
3. 欲分析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的整体元素大约组成,应采用( )。
A. 滴定分析法
B. 原子吸收光谱法
C.X 射线荧光分析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答案】C
【解析】A 项,滴定分析法主要是测定组分的含量,用于定量分析方法;B 项,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谱线的吸收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C 项,X 射线荧光分析法中所得的谱线的波长可进行试样中元素定性分析;谱线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D 项,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分离分析。
4. 下列选项中,影响电泳分离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湿度
C. 电泳时间
第 2 页,共 37 页 时,对氧化反应速率加速作用属于( )。 标液浓度是已知的,而碘标准溶液浓度是未知的,则需配合
D. 待分离生物大分子的性质
【答案】D
5. 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 )。
A. 惰性助滤剂
B. 电解质
C. 高分子聚合物
D. 活性助滤剂
【答案】A
6. 在实验操作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是( )。
A. 喷雾干燥
B. 常压干燥
C. 减压干燥
D. 以上都是
【答案】D
7. 关于荧光,正确的叙述是( )。
A. 受激分子从激发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为荧光
B. 焚光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
C. 憐光波长小于焚光波长
D. 温度升高,溶液中荧光物质的焚光强度增强
【答案】B
【解析】A 项,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C 项,由于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比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能量低,所以磷光的能量比荧光小,亦即磷光的波长比荧光长。D 项,温度升高,荧光强度降低。
8. 一化合物溶解在己烷中,其而在乙醇中时,
电子跃迁类型是( )。
A. B. C. D.
【答案】C
9. (多选)在用去测定
B.
掩蔽引起该吸收的时,加入的作用( )。 A. 提供必要的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有利于反应趋于完全
第 3 页,共 37 页
C.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
D.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
【答案】ABD 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电对的电位。 【解析】掩蔽不能提高化学计量点前
10.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B. 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C. 溶液中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D. 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答案】B
【解析】在极谱分析过程中,虽然上述四种情况都存在,但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二、填空题
11.用强碱(酸)滴定弱酸(碱)时,滴定突跃范围大小决定于_____和被测酸(碱)的_____两个因素。
【答案】溶液的浓度;离解平衡常数(或强度)
12.极谱分析中常使用三电极系统,三电极是指_____, _____, _____。
;参比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SCE ); 辅助电极【答案】工作电极(或玻碳电极,铂电极)
(或对电极,铂电极)
13.库仑分析法对物质定量的依据是_____定律,其原理用数学公式可表述为_____,用该式对物质作准确定量分析的关键性因素是_____。
【答案】法拉第电解;电流效率为100%
【解析】这是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4.当浓度増加时,苯酚中的OH 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将向_____方向位移。
【答案】低波数
15.以pH 玻璃电极测量pH>14的溶液时,pH 测量值往往偏_____。
【答案】低
16.
【答案】0.0210
第 4 页,共 37 页 = _____。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