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突发寒战、高热1d”来诊。患者系抗震救灾抢险队员,经常在乡村废墟搬运伤员。16d前至青海玉树执行任务,1d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1℃,头痛和全身肌肉痛。查体:巩膜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胸部出血性皮疹,HR110次/min;肝肋下3cm,有触压痛,脾肋下6cm,实验室检查:血WBC15×109/L,N0.85,PLT50×109/L;ALT157U/L,TBil56μmol/L。收住院后予以头孢哌酮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周后体温突然降至正常,伴大汗,肝、脾大缓解;10d后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痛。血涂片:暗视野下发现两端尖锐、弯曲、旋转的螺旋活动的病原体。出现赫斯海默反应后需立刻应用的药物或处理措施是() A.四环素。 青霉素。 快速补液。 地塞米松、毛花苷C。 肾上腺素。
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止穴是()。 少商;中府。 商阳;口禾髎。 商阳;迎香。 迎香;商阳。 二间;迎香。
患者女性,57岁,因"咳嗽、胸闷半月余,加重2天"入院。胸部CT示:右上肺叶外周带占位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多,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水细胞学可见腺癌细胞。头颅MRI、腹部B超、骨ECT均未发现异常。若患者PS评分为3,那么首选的治疗方式应当为()。 A.手术。 化疗。 放疗。 分子靶向治疗。 最佳支持治疗。
患者女,46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4个月入院;既往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实验室检查:AST、ALT明显升高。下一步的治疗措施应为()(提示:病理检查可见界面性肝炎,重度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A.嘱患者定期随访,暂不给予药物治疗。 B.波尼松联合硫唑嘌呤。 C.环孢素A。 D.熊去氧胆酸。 E.他克莫司。 F.布地奈德。
Ausptiz征的形成机制有()。 颗粒层变薄或消失。 乳头顶部棘层变薄。 真皮乳头向上延长。 真皮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各种化脑的治疗,以下首选药物中哪项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