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811管理类综合之财务会计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收入

【答案】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狭义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狭义的收入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取的投资报酬。其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2.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

【答案】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固定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3.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耗; 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上的损耗。固定资产与存货不同,其

价值不是一次转移计入产品成本或费用,而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损耗程度,以折旧费项目分期计入产品成本或费用,并通过取得相应的收入而得到补偿。

4.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答案】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投资企业为了更为客观地反映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应将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持股比例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性质与商誉相同,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投资期间也不摊销;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5. 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依据可比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各期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应当保持一致,不得任意变更。如果确实需要改变会计政策,则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6. 年限平均法

【答案】年限平均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一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一折旧额为使用时间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使用年限内的各个会计期间。

7. 非调整事项

【答案】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一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例如,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自然灾害导致资产损失、汇率发生较大变动等,都属于非调整事项的例子。非调整事项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8. 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

【答案】(1)直线法是指按照时间或完成的下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和下作量法。

(2)加速折旧法也称为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各年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

(3)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比较如表所示:

表 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比较

9. 工作量法

【答案】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完成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摊配于预计的每一单位工作量。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也应首先确定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最后根据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月折旧额。

10.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答案】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折扣:

(1)商业折扣是指对商品价目单所列的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实际上是对商品报价进行的折扣。商业折扣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也可用金额表示。在会计上,只有业务发生时的成交价才能以应收客户款入账。即企业发生销货、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行为时,商业报价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成交价格才是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可见,商业折扣对会计核算不产生任何影响。

(2)现金折扣是指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间内早日偿还货款,对销售价格所给予的一定比率的扣减。现金折扣对于销货企业来说,称为销货折扣,对于购货企业来说,则称为购货折扣。现金折扣实质上是企业为了尽早收到销货款而采取的一种理财手段,因此具有理财费用的特征。会计上一般将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11.其他货币资金

【答案】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一样,是企业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但其他货币资金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相比有其特殊的存在形式和支付方式,在管理上也有别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因此应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其他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