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题库>传染病学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A . A.侵入的细菌数量
B . B.外毒素
C . C.神经毒素
D .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 . E.肠毒素

尿激酶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的解救药物是() 静注氨甲苯酸。 肌注维生素K1。 静注鱼精蛋白。 肌注右旋糖酐铁。 肌注维生素B。 案例摘要:2001年,半宙公司第三制药厂生产了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K”牌黄柏胶囊两箱共18.8万余板,致使湖南省株洲市的53名群众服用后中毒。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严重,临床医生需了解每个抗菌药物的特性和适应证后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尽量避免用于() A.肾功能减退者。 肝功能减退者。 高龄患者。 新生儿。 小儿患者。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节,主要是由于() 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进食熟肉类食品多。 人口流动性大。 夏季食物易受污染。 生熟交叉污染。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患者出现。 有一定潜伏期。 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以上都不是。 普通冰冻血浆保存温度及保存期,哪些正确()。 -20℃以下,一年。 -20℃以下,二年。 -20℃以下,三年。 -20℃以下,四年。 -20℃以下,五年。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和侵袭力,即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会引起发病。痢疾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力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内毒素可增高肠壁的通透性,进一步促进毒素的吸收,引起恶寒、发热等毒血症状。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