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投标人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和低于最低投标限价的,均按废标处理。 (4)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在项目投标及评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投标人A在对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复核时发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项工程的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 事件2:投标人B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对前期工程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工程适度提高了报价;对暂估价材料采用了与招标控制价中相同材料的单价计入了综合单价。 事件3:投标人C结合自身情况,并根据过去类似工程投标经验数据,认为该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3,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6;投高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3、0.6、0.1,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500万元、400万元、250万元;投低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同样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2、0.6、0.2,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参加投标的相关费用为3万元。经过评估,投标人C最终选择了投低标。 事件4:评标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招标人规定的评标时间不够。
(3)投标人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和低于最低投标限价的,均按废标处理。 (4)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在项目投标及评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投标人A在对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复核时发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项工程的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 事件2:投标人B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对前期工程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工程适度提高了报价;对暂估价材料采用了与招标控制价中相同材料的单价计入了综合单价。 事件3:投标人C结合自身情况,并根据过去类似工程投标经验数据,认为该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3,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6;投高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3、0.6、0.1,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500万元、400万元、250万元;投低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同样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2、0.6、0.2,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参加投标的相关费用为3万元。经过评估,投标人C最终选择了投低标。 事件4:评标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招标人规定的评标时间不够。
(3)投标人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和低于最低投标限价的,均按废标处理。 (4)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在项目投标及评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投标人A在对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复核时发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某分项工程的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 事件2:投标人B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对前期工程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工程适度提高了报价;对暂估价材料采用了与招标控制价中相同材料的单价计入了综合单价。 事件3:投标人C结合自身情况,并根据过去类似工程投标经验数据,认为该工程投高标的中标概率为0.3,投低标的中标概率为0.6;投高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3、0.6、0.1,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500万元、400万元、250万元;投低标中标后,经营效果同样可分为好、中、差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为0.2、0.6、0.2,对应的损益值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参加投标的相关费用为3万元。经过评估,投标人C最终选择了投低标。 事件4:评标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招标人规定的评标时间不够。
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 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该施工单位拟参加某一公开招标项目的投标,根据本单位成本数据库中类似工程项目的成本经验数据,测算出该工程项目不含规费和税金的报价为8100万元。其中,企业管理费率为8%(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利润率为3%(以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造价工程师对拟投标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该工程项目的材料费尚有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若干降低成本的措施。 该工程项目由A、B、C、D四个分部工程组成,经造价工程师定量分析,其功能指数分别为0.1、0.4、0.3、0.2。
(其中无形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 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价,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
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该施工单位拟参加某一公开招标项目的投标,根据本单位成本数据库中类似工程项目的成本经验数据,测算出该工程项目不含规费和税金的报价为8100万元。其中,企业管理费率为8%(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利润率为3%(以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造价工程师对拟投标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该工程项目的材料费尚有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若干降低成本的措施。
该工程项目由A、B、C、D四个分部工程组成,经造价工程师定量分析,其功能指数分别为0.1、0.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