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704社会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社会运动

【答案】社会运动是一种有众多社会成员参加的,有明确改变社会的目标的集体行动。新社会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社会运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注入了新价值观,新运动方式,运动的支持者也有别于以往的和平运动方式。

2. 主文化与亚文化

【答案】(1)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力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的类别有:①民族亚文化:②职业亚文化:③越轨亚文化。

3. 文化相对主义

【答案】文化相对主义是对文化模式评价的一种倾向,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它的口号是:好的民德就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民德。

4. 镜中我(库利)

【答案】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二个阶段: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库利非常形象地

,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

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5. 舒茨(Aifred Schutz)

【答案】舒茨是美国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经典著作《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他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

,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说的“社会事实”

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6. 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

【答案】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不,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日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日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7.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答案】(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含义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8. “二元”社会结构

【答案】“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二、简答题

9. 社区与社会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答案】(1)社区与社会的联系

①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聚落;

②从社区的定义来看,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联系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2)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①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尽管纷繁复杂,但并不都强调“共同”

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等。

②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所谓的社会空间,通常是指人们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活动在其中

的社会组织; 社区空间则不同,它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既为社区中人群的活动提供了组织空间网,也为此提供了地理的活动区域。

③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紧密。与社会相比,同一社区内的人们交往频率更高些,在此意义上,“共生”程度的差异可以说是社区联系较社会更紧密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从社会结构上看,社区总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中观体系,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几种相互交织的社区内。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他们的社区生活。

10.简述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

【答案】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有:

(1)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

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价值。

(2)技术的有限性

这里既指技术种类的有限性,又指技术功能的有限性,更指技术开发的有限性。在特定的社

,或取会经济发展阶段,人类难以迅速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比如说再找到一个地球)

得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替代资源。因此,现有环境遭到破坏就成了一个“问题”。

(3)尊重人类的价值,特别是生命的价值

如果从极端的意义上考虑,环境问题也就小存在,至少小是那么引人注目。这种极端的考虑就是:地球自身是有生命年限的,甚至太阳也如此,它们最终与人一样,都将面临生命终结的命运。这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从这种极端的角度出发,谈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显得有些苍白。然而,与命运抗争,让生命增辉,正是人类伟大精神之所在。在这种抗争中,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类的尊严。尊重人类及其后代的生命价值,是关注环境问题的出发点。

(4)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

在提出环境问题,并谈论环境保护时,实际上意味着通过人类的主观努力,环境状况的改善是有可能的。如果面对一种毫无办法的情况,就没有必要把它当做“问题”提出来,因为提出也是枉然。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的结果; 同时,现实的经验也表明,只要切实地付出努力,环境状况确实可以得到改盖

11.什么是社会运行?

【答案】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

(1)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2)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