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0515教育研究方法之学前教育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家长学校
【答案】家长学校是以婴幼儿、中小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以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业余教育形式。任务是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配合学校教育的实施; 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 为子女的成长造就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一般多由中小学校、妇联、妇幼保健院(所)、家庭教育研究会等部门兼办。办学经费自行筹措,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如按学员的学习时间分,有“星期天家长学校”、“家长夜校”、“农闲家长学校”等; 按教育对象分,有“母亲学校”、“爸爸学校”、“乳儿家长学校”、“后进生家长学校”等。按层次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学前子女家长学校,对象为子女是6周岁~7周岁以下的家长,教学内容有优生、优育、幼教知识及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 二是在学子女家长学校,教育对象为中小学学生家长,教学内容多是根据各学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育和教学要求,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掌握辅导子女学习和培养子女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教学形式主要采用讲座的方式进行。
2. 近期目标
【答案】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是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订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是一个具体的短期内可以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订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3. 有准备的环境
【答案】由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需要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材料”。其中,有准备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具有良好教育教学能力; 有准备的材料则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将教育内容都“物化”为符合儿童特点、儿童自主活动的操作材料。她还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以一切外在的对象与内部的需求相适应,并以最完整的方法尊重”。
4. 教师
【答案】教师是指一类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组织,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身心发展等,都起主导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师所处的地位、受人尊重的程度是不同的。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
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同时,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简答题
5. 简述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
【答案】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1)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
①保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但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②她们要对保教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热爱工作; 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
③在日常工作中,保育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
④教师也应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注意配合保育工作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
(2)保育工作者的任务
①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 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
②保育工作者在保育工作中,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
③保育工作者在保育工作中,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而应在工作中做出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位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潜在的本性。
④保育工作者在进行保育工作时,也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体差异。
⑤保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
6. 简述陶行知对幼稚园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案】陶行知对幼稚园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奉献精神。陶行知认为奉献精神是一切教师的灵魂。它是决定教师事业的内部因素,教师也只有拥有了奉献精神才会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
(2)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师为教,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求真就是追求真理,用做真人。
(3)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师为教,要“以身作则”,为儿童起到榜样的作用。
(4)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他
指责那些保守、落后、不知进取的教师“天天卖旧货”、“依样画葫芦”。
7. 简述张雪门的自由教学法的步骤。
【答案】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的自由自动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五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引起动机
在此步骤中,教师利用自然变化、设备的改变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个过程可由教师来安排,但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
(2)课前准备教师做好一切材料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具的使用以及儿童教的准备等。
(3)决定目的
这一步骤是教师帮助儿童确定活动目的,从而使教师在指导儿童时就有了一定的标准。
(4)制定计划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要有周密的计划。这些计划要包括教学进度内容、地点及过程等几方面。
(5)评论
在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完毕后,教师就要对自己以及儿童进行评价工作。在评价中,教师要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及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8. 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1)非义务性: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2)基础性、启蒙性:学前教育为幼儿以后的教育奠基,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教育链条的起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以启蒙为衡量标准。
(3)保教结合:幼儿保教内容是指托幼机构所进行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内容的总和。幼儿保教内容一般是相对于幼儿保教活动的目标、形式、途径、方法和进程而言的。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在幼儿园的整个保教内容中仍占有相当多的分量。
(4)活动(游戏)性: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国的幼教法中强调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明确提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原则。游戏及幼儿的其他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之一。这样,幼儿既有游戏体验,又有学习收获。游戏中的学习,使幼儿的学习活动犹如游戏般快乐。
(5)多元文化性:文化的多元性己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丰富性,培养民族文化尊严。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幼儿园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未来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