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引致需求

【答案】引致需求指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为直接需求。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满足,一次购买过程到此为止。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

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2. 寻租行为

【答案】寻租行为是指个人或利益集团寻求垄断特权以获得垄断利润或额外收益的非生产性行为。寻租现象总是与政府行为相联系的。当政治分配介入市场,为市场运行创造出各种人为壁垒,从而人为地创造出各种垄断特权时,寻求额外收益的个人或利益集团便围绕着垄断权力展开

寻租活动,或者鼓励政府建立垄断特权,或者取代别人的垄断特权,或者维持已取得的垄断特权。

寻租行为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寻租行为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行为的资源浪费在维持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在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行为上; 这些行为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行为或避租行为,从而耗费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因此,经济学家把寻租行为称为负和博弈。

3.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和主要表现。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4.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 和Y 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中曲线PP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X 商品和Y 商品的各种小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 位于曲线左边的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 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的生产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 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 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5. 交换的契约曲线

【答案】交换的契约曲线也称为合同曲线,是交换双方进行交换时最有效率点的轨迹。该曲线上的任意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用埃奇握斯盒状图来说明交换的契约曲线,如图所示。

交换的契约曲线的形成

图中,画出了消费者A 、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横轴分别表示A 、B 消费X 的数量,两纵轴分别表示A 、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I A 、II A 、III A 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B 的虚曲线I B 、II B 、III B 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A 、B 两人的无差异曲线分别相切于点P 1、P 2、P 3,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

A.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CC'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效用的交换。

在契约曲线外的点如D 点,A 、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A 、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A (或B )的效用情况下,提高B (或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I A 进行,则到达P 2点时没有改变A 的效用,而B 的效用从I B 水平提高到II B ; 如果重新分配沿着II B 进行是同样的道理。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都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6. 局部均衡

【答案】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二、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