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9202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答案】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1)恋爱中的道德要求有:

①尊重人格平等

恋人间彼此尊重人格的表现,主要是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恋爱的双方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如果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实质的曲解。 ②自觉承担责任

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无论对方处在顺境还是逆境,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伤病,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要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仟。责任的担当,不是单纯的“我的心中只有你”的反复吟唱,而是需要见诸行动的自觉。责任常常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③文明相亲相爱

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而绝不是在态度、举止、语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纵。恋人在公共场所出入,要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对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恋人独处,也要讲文明,讲道德。

(2)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置失当。 ①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有些同学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能准确区分友谊与爱情两种性质不同的感情体验,给双方平添许多烦恼。

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③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无论是在自己心中勾画出一个脱离现实的恋爱偶像,还是片面追求外在形象,或者只看重经济条件,或者仅仅把恋爱看成是摆脱孤独寂寞的方式,都无法产生真挚的感情,也得小到真正的爱情。

④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如果“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把爱情当成游戏,既会伤害对方,也会伤及自己。

⑤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恋爱过程是恋爱双方互相熟悉和情感协调的过程,恋爱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现象。年轻人应该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学,失恋不失爱。

⑥同学们在恋爱问题上应当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大学时代与爱情相逢,那就应用心呵护,倍加珍惜。处理好恋爱中的各

种关系,是对爱情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祝福,更是对未来人生的祝福。

2.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答案】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不断破浪前进。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大学生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大学生的挑战。

①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发愤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

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应当具备历史责任感、忧患意识和世界眼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③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的挑战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大学生应该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炼意志、石氏砺品格,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3. 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答案】(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a.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b.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c.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应当在给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①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a. 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 b.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

c.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

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④社会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需要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在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同时,还要继续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a.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需要,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

b. 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离开现实的道德状况,只谈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忘记共产主义道德的远大理想,只谈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4. 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答案】按照经济基础决定卜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