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61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叙述式导语

【答案】叙述式导语是用摘录或综合的力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这种类型的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来讲述故事,使读者能够产生如同他们亲身目击事件的现场感。叙述式导语写作,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

2.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3. 连续报道

【答案】连续报道是指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可分为进行式连续报道与反应式连续报道。前者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后者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

4. 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 ,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予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小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

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 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 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编辑工作,BBC 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5.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又称“新闻鼻”、“新闻眼”。

6. 延安((解放日报》

【答案】《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停刊。该报创刊初期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评论苏德战争的爆发,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解放日报》于1942年进行改版,内容改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加强了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根据地、八路军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和文章,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和消息,他的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首先在该报发表的。

7. 特稿

【答案】特稿是指一种借用文学描写的各种技法更加生动、更加详细、更加深入地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体裁。特稿的任务一是向受众提供全新的新闻信息,二是展现新闻的现场情景和生动细节,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三是对新闻的意义进行深入的解释,这包括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对新闻事件内部与外部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进行剖析。

8.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

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9. 消息

【答案】消息是指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消息包括:①动态新闻一一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基本特征,内容集中单一,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 ②综合新闻一一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主要用以反映动向、成就、问题等。

10.直接性导语

【答案】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11.新闻角度

【答案】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

12.花絮

【答案】花絮是指描写性消息中的“简讯”,“单细胞”的新闻特写。篇幅一般比新闻素描更为短小,几十字、上百字而已。其文字风格也更为灵活,因而也更带个性色彩。花絮不同与新闻素描,从侧面入手,它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场面中选取一些小的场景、小的情节、小的趣闻轶事进行描述。可以说,它是用“边角碎料”作的“点缀”性文章。

13.DEE 结构

【答案】DEE 是指描写(Deeoription}、解释(Explanation )、评价(Evaluation )oDEE 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惯用手法,因此,DEE 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该结构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DEE 结构的新闻作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14.“第二种翻译”

【答案】“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