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2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论述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结合中国传媒改革实践进行分析。

【答案】中国新闻媒体“双轨制”体现在,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新闻媒体既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常识。但在中国,对此认识还是近10年的事情。

(1)中国新闻媒体“双轨制”的发展。

①长期以来,我们把新闻媒体的属性定位在上层建筑内,认为新闻媒体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即党的宣传工具。这一认识从我们党的报刊一开始创办就确立下来。

②1949年12月,新闻总署曾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决定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但没过几年就停止执行。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报纸试行企业管理,但实际也没有真正推行。

③一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新闻界逐渐达成一个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不但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而且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进而形成新闻媒体具有双重性的新认识,即新闻媒体具有形而卜的卜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湘属性。

④“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上述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媒体中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新闻媒体的性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入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但在管埋上采取企业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2)新闻媒体“双轨制”带来的变化。

确立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极大的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①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竞争的直接目标是争取更多的受众一一报纸要扩大发行量,电台要提高收听率,电视台要提高收视率。为了吸引受众,就要不断下功夫改进版面、改进节目,从而使宣传、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活泼,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新闻媒介更加注意塑造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②新闻媒体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各的更新。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设各的竞争。为了更真实、更迅速、更深刻、更生动地反映现实,制作受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新闻单位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需要不断更新设备。从1993年以来,中国各大报社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电台、电视台的设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