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执业护士题库>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女性,16岁,因3天来发热,体温39℃左右,伴头痛、恶心、呕吐,共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于8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查脑脊液呈病毒感染性脑膜炎的改变。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症状哪项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所必有的()。

A . 中毒性心肌炎
B . 惊厥
C . 持续高热
D . 呼吸衰竭
E . 应激性溃疡

呼吸功能异常、睡眠时张口呼吸,舌及下颌后退,会形成() 下凳颌后缩畸形。 佝偻病。 维生素A缺乏。 吮指习惯。 舌习惯。 反映右室后负荷的最佳参数是() A.平均肺动脉压。 B.肺循环总阻力。 C.肺血管阻力。 D.外周血管阻力。 E.动脉平均压。 男孩,11岁。因近2个月来反复发生全身性惊厥3次,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10min。脑电图上示两侧有对称性尖慢波阵发,CT无异常。给服卡马西平0.2g,每天3次,服药10d后出现面部与躯干部呈高出皮面的皮疹,且有融合成片伴发热38.8℃,拟诊卡马西平药疹。停用卡马西平,改用苯巴比妥90mg,每晚顿服。当用苯巴比妥7d时,小儿出现反复惊厥半天,其意识并未恢复。该病例停用卡马西平,改用苯巴比妥时,下列哪项处理方案正确() A.苯巴比妥先给15~20mg/kg,负荷剂量肌内注射,然后每天给4~5mg/kg维持。 苯巴比妥每天3~5mg/kg,分2次口服。 继用卡马西平,同时应用苯巴比妥3~5mg/kg。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同时服用2~3周,再停用卡马西平。 苯巴比妥每天5~10mg/kg,每晚服1次。 下列关于前列腺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前列腺炎多发生于20~40岁男性。 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 国内统计资料表明,40岁以上男性的前列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变。 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减低。 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 瘙痒症的皮损不可能有() 抓痕。 苔藓样变。 色素沉着。 丘疱疹。 脱屑。 患者,女性,16岁,因3天来发热,体温39℃左右,伴头痛、恶心、呕吐,共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于8月12日急诊入院。患者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查脑脊液呈病毒感染性脑膜炎的改变。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症状哪项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所必有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