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4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民生新闻

【答案】民生新闻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由此推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比起社会新闻,在关注民众上民生新闻更进一步。此类题材忌讳虚假材料,真实的画面、文字,才能真正体现“民生”。

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任务、作用等总的看法和纲领性的意见,它是无产阶级党性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实践中贯彻和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认为,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党的领导下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论,进行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 新新闻主义

【答案】新新闻主义又译“新吉纳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新新闻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实务新闻学最激进的一种报道理论。其发展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包括汤姆·沃尔夫、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拍帝和亨特·汤姆逊。这些人的作品主要发表在《纽约客》、《乡村之声》和《老爷》等杂志上。

4. 公共新闻

【答案】公共新闻概念源于上世纪末美国新闻业的改革,核心观念是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主张,其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这种趋势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变得更为明显,而新闻传播业受益于软硬件的进步,也逐渐降低传播业的进入门槛。公众参与性和开放大众性的色彩日益浓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新闻传播日益广泛,公民新闻得到深化和普及,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罗森教授。按照公共新闻学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也不仅仅设置议题,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