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库>统计法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行为中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的有()。

A . A.聘请、任用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B . 聘请、任用仅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C . 聘请、任用取得统计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D . 聘请、任用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在Ph7.4的碳酸盐一碳酸缓冲系统中,HCO-3/H2CO3的比值是() 1:20。 20:1。 1:10。 10:1。 5:1。 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 A.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B.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 C.违反统计规章的规定。 D.违反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该企业原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欲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必须要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 A.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法基础知识。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统计学原理。 某乡经济普查办公室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将各村上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个体经营户情况调表》进行初步汇总,全乡的营业收入为2.1亿元。乡领导认为此数偏低,不符合该乡年13亿产值的计划指标,于是编制了《经济普查经济指标分解落实汇总表》,将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预计总数由1.9亿元调整到2.9亿元,将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调到8.7亿元。为完成此指标,乡统计人员亲自改动了9家法人单位的普查表,并向各村下达了任务,要求各村按分配的指标将报表填写后重新上报。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该统计员和该乡领导涉嫌统计违法行为有()。 A.虚报统计资料。 瞒报统计资料。 伪造统计资料。 篡改统计资料。 某乡经济普查办公室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将各村上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个体经营户情况调表》进行初步汇总,全乡的营业收入为2.1亿元。乡领导认为此数偏低,不符合该乡年13亿产值的计划指标,于是编制了《经济普查经济指标分解落实汇总表》,将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预计总数由1.9亿元调整到2.9亿元,将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调到8.7亿元。为完成此指标,乡统计人员亲自改动了9家法人单位的普查表,并向各村下达了任务,要求各村按分配的指标将报表填写后重新上报。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被追究责任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申请行政复议。 向工商局申诉。 向上级申诉。 提起行政诉讼。 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行为中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的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