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能理论

【答案】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小但在于增强其原本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2. 过程评估

【答案】过程评估针对的是机构运行或服务提供过程。过程评估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搞清楚机构(成员)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是如何提供的以及服务过程是否指向计划目标。

3. 人格结构

【答案】根据心理分析理论的看法,人格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三者互相制约。

(1)本我是生物的我,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

(2)超我则是社会化了的我,对本我的破坏性冲动起制约作用,根据道德原则行事。

(3)自我则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根据现实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是这三部分的平衡。本我太弱,会没有了生存愿望; 超我太强大,也会出现精神疾病。

4.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福利国家是针对修复或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福利国家与市场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2)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一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隐含深刻的政治企图,也包含着对经济活动调整的意蕴。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不仅是为因遭受偶然变故和市场剥夺而导致的个人贫困与不足提供补偿,同时也是对社会关系进行的一种重组。

(3)根据国家开支的水平、福利津贴和服务项目的范围与水准以及就业与福利权的内在关系等,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基本上可以分为以英美等为代表的自山主义福利国家、以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团主义福利国家和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5. 社会个案工作

【答案】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十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6. 医疗社会工作

【答案】医疗社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医疗社会工作是指在医院围绕医疗过程而展开的社会工作,它包括对病人的心理援助、提升病人的自助能力、帮助病人寻求社会资源、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等工作。

(2)广义的医疗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运用社会工作专门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开发和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对健康的保护。

7. 社会责任论

【答案】残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先天性残疾可能是残疾人的父母缺乏某些知识或者遇到不可抗拒的事件而造成的,后天残疾则主要是社会条件不具备造成的。残疾的社会责任论是人们对致残的多种原因有了较多了解、对个人权力和社会的责任有较深刻认识后的产物。虽然把残疾的责任完全归结于社会因素并不一定适当,但这一理论把人当作社会的人、认为社会负有改善人的生存条件的观点有益于人的健康发展,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8. 认知理论

【答案】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社区? 社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案】(1)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①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②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的基本要素:

我们认为社区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因素,即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和时间的分配。

①地域环境

社区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社区的位置、地状、大小、气候等)、资源环境(水资源、能源、土地、矿物等)、人工环境(交通通讯网、建筑群、各种城乡设施等)三部分。社区地域环境的建设主要是协调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二是地域环境与社区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

②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

社区中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人口对社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的影响。我国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这给城乡社区发展带来了很大负荷。二是人口结构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水平约为36%左右。属于发展落后型的人口城乡结构。三是人口素质的影响。四是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的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呈东多西少的态势,五是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

③文化与社区发展

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调适。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指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 后者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诸方面。

10.简述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答案】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论述如下: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福利体制基本是一种低水平、专业化发育不足和覆盖面狭小的剩余性社会福利,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与社会动员的方式来完成,以满足社会控制的需要,从而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与即时性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间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发育不足,由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几乎不存在。同时,由于单位制的影响,居民社会生活服务需要基本在单位内部得到满足,社区内自身的服务系统也很欠缺。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刺激了经济的长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改革也导致传统的单位制福利的萎缩和单位对就业者个人责任的减少,企业事业单位包办社会福利服务的局面在改变,而传统的民政体制也面临资源和专业化不足的困境。更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迁,使公民的社会需要出现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