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有机磷中毒的特异性指标是() 血胆碱酯酶活力。 尿中有机磷杀虫药分解产物。 血气分析。 阿托品阳性实验。 肝肾功能。
患者男性,25岁,既往体健,晨起时发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查体:神志清,血压120/60mmHg,心率90次/分,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低,双侧腱反射消失,血K+2.3mmol/L,Na+140mmol/L,最可能诊断是()。 脑梗死。 脑出血。 脑炎。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周期性瘫痪。
下列关于内囊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经内囊前肢投射的纤维主要有额桥束核丘脑前辐射。 经内囊膝部的投射纤维主要有皮质核束。 经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顶桥束。 内囊受损时会出现同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和偏盲的“三偏”症状。
下列哪项属于烟碱样表现() 共济失调。 肌纤维颤动。 瞳孔缩小。 肌肉萎缩。 肺水肿。
患者,男,27岁,因脐周疼痛伴恶心8小时入院,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多,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临床考虑急性阑尾炎。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对疼痛特点的问诊()。 A.疼痛持续时间。 疼痛有无放射。 疼痛诊治经过。 疼痛性质。 疼痛加重因素。
患者,男,27岁,因脐周疼痛伴恶心8小时入院,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多,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临床考虑急性阑尾炎。患者最初脐周疼痛其发生机制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