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710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3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新闻框架
【答案】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新闻框架”(newsframe 的学术概念。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
2. 素质
【答案】素质,通常是指构成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品格、知识、气质、能力等。它是在先天生理、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锻炼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人的素质是人的能力的基础,也是人从事或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力量,所以马克思称其为“人的本质力量,,。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高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三个方面。
3. 新闻的主体
【答案】新闻的主体是新闻的躯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新闻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内容比导语更详尽、充实,篇幅比导语长些,是“新闻的展开部分”。新闻主体的功能是解释或深化导语,补充新的内容。写主体时要注意主干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4. 法兰克福学派
【答案】法兰克福学派是指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