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43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鬼笔环肽

产生的一种环肽,对微丝表面具有【答案】

鬼笔环肽是由鬼笔鹅膏真菌

很强的亲和力,但不与肌动蛋白单体结合,对微丝的解聚有抑制作用,使微丝保持稳定状态。

2. 残质体

【答案】吞噬体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水解消化,最终不能被消化的残余部分留在溶酶体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3. 细胞社会学

【答案】细胞社会学是研宂一个细胞群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不同细胞或相同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聚集与黏连、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相互影响,甚至还包括细胞群中组织分化模式的形成等。

4.

连接的糖基化

【答案】

化修饰方式。

5. 细胞周期

【答案】细胞周期

和间期。连接的糖基化是指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将一个一个单糖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0原子上的糖基 又称细胞分裂周期,是指各细胞的生活周期,即细胞从一次有

期、S 期、期。 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一个有序过程。增殖中体细胞其细胞周期可分分裂期又分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又分

6. 着丝点。

【答案】着丝点是在主缢痕处2个染色单体的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染色体微管相接触,是微管蛋白的组织中心,着丝点又称动粒或动原粒。

7. 膜泡运输

【答案】膜泡运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方式。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粗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极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8. 位置效应

【答案】细胞分化还与细胞所在位置及与其他细胞的联系有关,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位置效应。

9. 反式作用因子

【答案】反式作用因子是指对核酸链上的基因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蛋白,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与其识别结合作用的核酸链不是同一链。

10.剪接增强子

【答案】剪接増强子是指位于那些保留与否受到调节的外显子内的特殊序列,其功能是结合特殊的蛋白质,决定弱剪接位点的识别和使用。

二、简答题

11.试比较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线管模型与骨架一放射环结构模型。

【答案】(1)两种模型在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上的看法基本一致,但对直径的螺线管如何进一步包装成染色体存在分歧。

(2)多级螺线管模型主要强调螺旋化,即

架-放射环结构模型主要强调环化与折叠,即双螺旋经过四级螺旋包装形成染色体,而骨的染色线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锚定在染色体骨架上,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再进一步包装成染色体。

(3)两种模型都有一些试验与观察的证据,但都难以代表全部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具有多样性,染色体的结构模型也具有多样性,也许这些模型机制在包装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12.简单说明单位膜模型的优点和不足。

【答案】单位膜模型是在双分子片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模型。它与片层结构模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最重要的区别是膜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蛋白质存在的方式不同。单位膜模型强调的是蛋白质为单层伸展的P 折叠片状,而不是球形蛋白。另外,单位膜模型还认为膜的外侧表面的膜蛋白是糖蛋白,而且膜蛋白在两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1)单位膜模型的优点如下:

这一模型能够解释细胞质膜的一些基本特性,例如质膜有很高的电阻,这是由于膜脂的非极性端的碳氢化合物是不良导体的缘故。再如由于膜脂的存在,使它对脂溶性强的非极性分子有较高的通透性,而脂溶性弱的小分子则不易透过膜。

(2)单位膜模型的不足:①该模型把膜看成是静止的,无法说明膜如何适应细胞生命活动的变化;②不同的膜其厚度不都是7.5nm ,一般在5〜10nm 之间;③如果蛋白质是伸展的,则不能解释酶的活性同构型的关系;④该模型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膜蛋白很容易被分离,有些则很难等问题。

13.什么是对控基因?在果蝇的发育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对控基因是控制副节形成的基因,由于这种基因发生突变,可引起每隔一节缺一节,因此之故称为对控基因。

(2)果蝇胚胎共分14个副节,每一个副节在特定的一组基因控制下成为一个独立的发育单位。前3个副节参与形成头部体节,再3个副节形成胸部体节,最后8个副节形成腹部体节。副节与后来的体节并不对应,每一个体节是由一个副节的后区和后一个副节的前区组成。胚胎前部的副节发生了融合,因此头区不分节。对控基因包括基因等,它们在细胞副节的条纹中表达,编码产物是转录因子。每一个对控基因在7个副节中表达,表达的副节可以是偶数,也可以是奇数副节,表达后产生7条表达条纹。各种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条纹的出现为一渐变过程,条纹的最初边缘模糊,随后才逐渐明显。每一条纹中表达的基因分别受不同的间隔基因和母体基因编码。

14.为什么说在核糖体中rRNA 是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成分?

【答案】核糖体中是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成分的原因如下:

和核糖体RNA (rRNA )组成的,r 蛋白主要分布在核糖(1)核糖体是由核糖体蛋白

体的表面,而rRNA 则位于核糖体的内部,二者依靠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2)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催化蛋白质合成的活性部位包括A 位点、P 位点、E 位点和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中心,而这些催化位点占核糖体结构成分的研究表明A 位点、P 位点、E 位点主要由rRNA 组成,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中心仅由23SrRNA 组成。

rRNA 是核糖体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成分。由此可见,核糖体的催化中心主要是RNA ,也对RNA

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这一假说提供了佐证。

15.生物膜的脂双层既是液态的同时又是不对称的,这看来彼此矛盾。你如何解释它?

【答案】生物膜的脂双层是液态的与其具有不对称性并不矛盾。这是因为:

(1)生物膜的脂双层虽然是液态的,但并不是像溶液那样均一,应该描述成溶胶态或者液晶态更为合适。脂双层具有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

(2)生物膜具有不对称性,包括膜脂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同一种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分布都有特定的方向或拓扑学特征;糖蛋白和糖脂的糖基部分均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跨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分别是C 端或者N 端,也是造成生物膜不对称性的一个因素。脂筏的存在进一步増加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因此,所有的膜蛋白无论是外在膜蛋白还是内在膜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

16.简述中间纤维的形态和分类。

【答案】(1)中间纤维是一类蛋白质纤维系统,呈中空管状结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约为

角质蛋(2)中间纤维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根据其组织特异性的不同主要分为5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