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病(医学高级)题库>血液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 . ALL
B . CLL
C . M4和M5
D . CML
E . BMT

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应用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机制是() 刺激骨髓造血。 改善血管通透性。 改善血小板功能。 刺激血小板释放。 封闭受体、中和抗体以及免疫调节。 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红细胞膜先天缺陷性疾病。 主要涉及红细胞骨架蛋白的异常。 本病异常球形红细胞的渗透脆性降低。 异常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被破坏。 胆石症是本病的常见并发症。 女性,26岁。慢粒病史2年,近1周高热脾大平脐,血红蛋白46g/L,白细胞30×109/L,分类原粒占40%,中晚幼粒占40%,血小板40×10g/L,诊断为慢粒白血病() 急性变。 加速期。 合并感染。 合并类白血病反应。 慢性期。 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 铁剂应用时间的长短。 影响铁剂吸收因素的有无。 铁剂应用途径。 原发病是否能够治疗彻底。 铁剂用量大小。 女孩,11岁。头晕、头痛20余天,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急淋常见。 初诊时见不到,一般在缓解后出现。 成人多见。 脑膜不受累。 脑脊液中未找到白血病细胞可排除此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