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小儿结核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儿女,10岁,因“高热16d”来诊。当地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卡瘢(+),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血细菌培养、肥达反应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病后10d):双下肺小点状阴影。腹部B型超声:未见异常。此时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 A.胸部CT
B . 胸部CT+PPD试验
C . PPD试验
D . 胃液找含铁血黄素细胞
E . 重复血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病毒、支原体抗体、肥达反应等)

患儿女,10岁,因“高热16d”来诊。当地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卡瘢(+),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血细菌培养、肥达反应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病后10d):双下肺小点状阴影。腹部B型超声:未见异常。胸部CT:双肺可见密度、大小一致的点状阴影,分布均匀。可能诊断为() A.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并原发型肺结核。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肺炎。 原发型肺结核。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血证的治疗原则有() 治火。 治气。 治痰。 治血。 治湿。 患者女,18岁,学生,因反复肝功能异常3年入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角膜KF环(+)。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特殊、肝肋下0.5cm,质中,脾肋下未扪及,腹腔积液征阴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对诊断有帮助的病史是()(提示:入院后相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2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8U/L,碱性磷酸酶65U/L,血清胆红素26μmol/L,清蛋白37g/L,各项嗜肝病毒标志物阴性,血清铜蓝蛋白6.2mg/dl。) A.患者2d前曾进食海鲜。 B.患者近2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C.3周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曾按常规剂量服用过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2d。 D.其母已故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E.患者儿时曾患“蛔虫症”。 F.患者出生时生理性黄疸消退较晚。 鼓膜突出的标志是() 锤骨短突。 光锥。 脐部。 紧张部。 松弛部。 对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下列处理中哪项不正确()。 对症处理。 根管治疗。 任其自然萌出。 拉出复位后固定。 拍X线片定期复查。 患儿女,10岁,因“高热16d”来诊。当地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卡瘢(+),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血细菌培养、肥达反应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病后10d):双下肺小点状阴影。腹部B型超声:未见异常。此时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