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 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找到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疾病和健康。 不仅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 实现了对病人的尊重。 对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
某患者,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半年就诊,检查左眼视力为眼前手动,眼球前段无异常,眼底检查见颞上方一3PD大小马蹄形裂孔,孔边卷曲,后极部视网膜表面增殖膜形成并收缩致全视网膜隆起,眼球右转才能见到视盘。按照国际视网膜学会1983年分类,该患者应属于() PVR-C1级。 PVR-C2级。 PVR-C3级。 PVR-D1级。 PVR-D2级。
男性,75岁,进行性排尿困难6个月,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右侧有2cm×2cm硬结,一周后行PSA检查为120ng/ml,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示骨盆及腰椎系统放射性浓聚区,诊断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此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化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放射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盆腔淋巴结清。 前列腺切除+综合治疗。 双睾丸切除+抗雄性激素药物+放射治疗。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 全身总血容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维持正常代谢的血容量。 :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包括停滞在毛细血管内的血量。
下列药物常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异搏定。 ATP。 新斯的明。 阿托品。 654-2。
某患者,女性,54岁。由于焦虑前来医院就诊,医师为其开具了小剂量的苯巴比妥,但是该患者出现了嗜睡症状。该反应属于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