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含()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保和丸。 枳术丸。
患者男,53岁,因“腹胀,尿黄1个月,畏寒、发热3d”来诊。患者HBsAg阳性38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复升高。查体:T38.9℃,P98次/min;肝掌,巩膜轻度黄染;腹壁静脉显露,腹部高度膨隆,压痛,肝触诊不满意,脾肋下5cm,质硬,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无扑翼样震颤。可能的诊断为() A.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伤寒。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钩端螺旋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急性血管内溶血。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原发性腹膜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急腹症。 急性阑尾炎。
中药性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古时称为四气。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 A.祛风除湿作用。 芳香化湿作用。 清热燥湿作用。 利水渗温作用。 祛除寒湿作用。
男,2岁,生长发育迟缓,现不能独立行走,扶站时脚尖着地,巴氏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 脑出血。 重症肌无力。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性瘫痪。 脊髓炎。
患儿,男,7岁,面部水肿6天,剧烈头痛、烦躁不安1天。查体:血压180/110mmHg,双睑水肿,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1.5cm,腹软,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常规:尿蛋白(+++),尿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0~2个/HP,血尿素氮5.6mmol/L。紧急处理措施是() A.降压、止惊。 止惊、降压、脱水。 止惊、脱水。 控制感染、降压、止惊。 以上都不是。
患者右眼白睛结节,色鲜红,周围有赤丝牵绊,眼球闷胀而疼,羞明流泪,视物模糊;伴全身关节酸痛,胸闷纳减,舌苔白厚腻,脉滑。已确诊为"火疳",西医治疗已两月余。根据临床症状最合适的证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