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902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构造原型时,对原型有什么样的要求?
【答案】(1)原型不同于最终系统,两者在功能上的区别是最终系统要实现软件需求的全部功能,而原型只实现所选择的部分功能,最终系统对每个软件需求都是要求详细实现,而原型仅仅是为了试验和演示的,部分功能需求可以忽略或者模拟实现。
(2)在构造原型时,必须注意功能性能的取舍,忽略一切暂时不关心的部分以加速原型的实现,同时又要充分体现原型的作用,满足评价原型的要求。
(3)在构造原型之前,必须明确运用原型的目的,从而解决分析与构造内容的取舍,还要根据构造原型的目的确定考核、评价原型的内容。
2. 増量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案】(1)为了克服瀑布模型的局限性,使开发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于是产生了増量模型。它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而形成的。
(2)増量模型和瀑布模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瀑布模型属于整体开发模型,它规定在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之前,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所有细节。而増量模型属于非整体开发模型,它推迟某些阶段中的纽节,从而较早地产生工作软件。
(3)増量模型是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以一系列的増量方式开发系统。增量方式包括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增量开发是指在项目开发周期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以增量方式向用户提交工作软件及相应文档。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4)有多种增量模型,根据增量的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分为渐増模型和原型模型。
3. 什么是结构化维护?结构化维护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结构化维护的定义
若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则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容易进行维护工作,这是一种结构化的维护。
(2)结构化维护的特点
①有软件工程思想开发的软件具有各个阶段的文档,这对于理解和掌握软件功能、性能、系统结构、数据结构、系统接口和设计约束有很大作用。
②进行维护活动时,首先从评价需求说明开始,搞清楚功能、性能上的改变,然后对设计说明文档进行评价,对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修改和复查;根据设计的修改,再进行程序的变动;其后根据测试文档中的测试用例进行回归测试;最后,把修改后的软件再次交付使用。这对于减少精
力、减少花费、提高软件维护效率有很大作用。
4. 维护技术的副作用有哪些?
【答案】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或其他不希望出现的情况称为维护的副作用。维护的副作用有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三种。
(1)编码副作用
在使用程序设计语言修改源代码时可能引入下面错误。这些错误要到运行时才能被发现。例如:
①删除或修改一个子程序、一个标号、一个标识符。
②改变程序代码的时序关系,改变占用存储的大小,改变逻辑运算符。
③修改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④改进程序的执行效率。
⑤把设计上的改变翻译成代码的改变。
⑥为边界条件的逻辑测试做出改变。
(2)数据副作用
在修改数据结构时,有可能造成软件设计与数据结构不匹配,因而导致软件错误。数据副作用是修改软件信息结构导致的结果。例如:
①重新定义局部或全局的常量,重新定义记录和文件格式。
②增加或减少一个数组或高层数据结构的大小。
③修改全局或公共数据。
④重新初始化控制标志或指针。
⑤重新排列输入/输出或子程序的参数。
(3)文档副作用
所有的维护活动都必须对相关技术文档进行相应修改。否则会导致文档与程序功能不匹配、缺省条件改变、新错误信息不正确等错误,使文档不能反映软件当前的状态。如果对可执行软件的修改没有反映在文档中,就会产生文档副作用。例如:
①修改交互输入的顺序和格式,没有正确地记入文档中。
②过时的文档内容、索引和文本可能造成冲突等。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事务流”?
【答案】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来执行,这种特征的DFD 称为事务型的数据流图,这个加工称为事务处理中心,如图所示。
图 事务型的数据流图
2. 列举用主动对象表示控制流时应遵循的应用规划。
【答案】(1)在一个表示进程的主动对象中,有且仅有一个表示进程的主动服务。
(2)如果要把一个进程和隶属于它的线程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表示,则尽可能使每个对象中只含有一个表示线程的服务。
(3)如果要把进程和隶属于它的线程放在一个对象中表示,就应该把这个进程的全部线程都放在同一个对象中,避免一部分集中,一部分分散。
3. 说明McCall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答案】McCall 质量度量模型是McCall 等人于1979年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针对面向软件产品的运行、修正、转移,软件质量概念包括11个特性,其定义如下。
(1)面向软件产品操作
①正确性:软件满足设计规格说明及用户预期目标的程度。
②可靠性:软件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程度。
③效率:为了完成预定功能,软件系统所需的计算机资源和程序代码数量。
④完整性:对非授权人访问软件或数据行为的控制程度。
⑤可使用性:用户熟悉、使用及准备输入和解释输出所需工作量的大小。
(2)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