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学(医学高级)题库>泌尿系统肿瘤题库

问题:

[多选]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此情况下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A . 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B . 应用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
C . 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
D . 应用舒尼替尼
E . 应用索拉非尼
F . 胸部CT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明确病灶性质后,再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G . 肺部转移灶切除术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针对该患者,术后治疗建议是()【提示】患者于2009年8月接受了胸腔镜下左肺病灶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 参加转移性肾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应用大剂量白介素-2。 应用干扰素900万U,每周3次。 应用舒尼替尼。 应用索拉非尼。 应用依维莫司。 应用肿瘤疫苗。 密切随诊监测。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已在其靶向机制和靶向给药载体类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靶向制剂的研究正在由器官靶向的研究向细胞靶向和分子靶向水平发展;由靶向药物的构建研究向功能研究、机制研究、载体材料研究和体内过程研究等方面发展。如细胞内靶向的纳米粒、单克隆抗体介导前体药物、脑靶向前体药物、肾靶向前体药物、肝靶向前体药物和肺靶向前体药物的功能、靶向机制和体内分布代谢的研究正日益增多。不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修饰的微球。 pH敏感脂质体。 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长循环脂质体。 免疫脂质体。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社会保障的总目标 目前对适合制备缓控释口服制剂的药物没有明确的限定,应视临床治疗需要而定。一些原先认为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也已经被制成缓、控释制剂使用,如:①生物半衰期很短(t1/2<1小时,如硝酸甘油)或很长(t1/2>12小时,如地西泮)的药物;②抗生素:过去认为抗生素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而目前已有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等上市;③首关作用强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和普罗帕酮等;④一些成瘾性强的药物也可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的需要。利用扩散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的方法不包括() 包衣。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制成植入剂。 微囊化。 制成亲水性凝胶骨架片。 制成固体分散剂。 目前对适合制备缓控释口服制剂的药物没有明确的限定,应视临床治疗需要而定。一些原先认为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也已经被制成缓、控释制剂使用,如:①生物半衰期很短(t1/2<1小时,如硝酸甘油)或很长(t1/2>12小时,如地西泮)的药物;②抗生素:过去认为抗生素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而目前已有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等上市;③首关作用强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和普罗帕酮等;④一些成瘾性强的药物也可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的需要。不可用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亲水凝胶骨架材料是()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单硬脂酸甘油酯。 大豆磷脂。 无毒聚氯乙烯。 乙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

患者男性,54岁,2005年2月前因左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FurhmanⅢ级,pT2。术后定期规律随访复查。2009年7月复查时胸部X线平片提示左上肺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后,确认左肺上叶尖部有孤立性1.5cm大小结节,结合患者病史考虑为肾癌转移。患者随后行腹部CT、头部MRI及核素全身骨扫描,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内科疾患。

此情况下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