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介入放射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A . 降低血液黏度
B . 抗肿瘤
C . 溶栓
D . 缩血管,止血
E . 扩血管

男性,66岁。5个月前起刺激性干咳,右上胸痛,呈进行性加重就诊。近2周来疼痛沿右肩向右上臂及前臂放射,并出现右额部不出汗、右眼难以睁开。体检:右侧瞳孔缩小,眼球内凹上睑下垂。右上肺叩浊,呼吸音降低。余肺清,心脏无阳性发现。X线示右肺尖团块影,边缘不清。患者右上臂疼痛进一步加剧,肤色苍白,皮温降低,这是由于() A.肿块压迫锁骨下动脉。 肿块压迫锁骨下静脉。 肿块压迫腋动脉。 肿块引起锁骨下动脉癌栓。 肿块引起锁骨下动脉血栓。 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近月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尤以运动后明显,伴发热、出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常出现头痛。发病前3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无其他疾病史。查体:T37.3℃,P102次/分,R21次/分,BP120/84mmHg。神清,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减弱,律不整,可闻早搏3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②各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15mV,V1~V6T波倒置。心肌酶:AST56U/L、LDH364U/L、CK1070U/L、CK-MB90U/L胸部X线:心肺未发现异常。心脏B超:室壁运动减弱,符合心肌炎改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依据是()。 A.明确的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三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感冒后出现不能用一般原有解释的疲乏无力和胸闷、心悸。气短。 确切的心脏损害依据: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广泛S-T段水平下移、T波倒置。心肌酶显著增高:LDH364U/L、CK1070U/L、CK-MB90U/L。 为青壮年,既往体健,无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β-受体功能亢进、二尖瓣脱垂等病史。 以上都是。 男性,66岁。5个月前起刺激性干咳,右上胸痛,呈进行性加重就诊。近2周来疼痛沿右肩向右上臂及前臂放射,并出现右额部不出汗、右眼难以睁开。体检:右侧瞳孔缩小,眼球内凹上睑下垂。右上肺叩浊,呼吸音降低。余肺清,心脏无阳性发现。X线示右肺尖团块影,边缘不清。在住院过程中,病人出现右上肢感觉障碍和无力,这是由于() A.肿块压迫臂丛神经下支、第8颈神经和第1、2胸神经。 肿块压迫颈交感干。 肿块压迫脊髓前角。 肿块引起椎体破坏、压迫神经。 肿块向右肱骨转移。 男性,66岁。5个月前起刺激性干咳,右上胸痛,呈进行性加重就诊。近2周来疼痛沿右肩向右上臂及前臂放射,并出现右额部不出汗、右眼难以睁开。体检:右侧瞳孔缩小,眼球内凹上睑下垂。右上肺叩浊,呼吸音降低。余肺清,心脏无阳性发现。X线示右肺尖团块影,边缘不清。【假设信息】假如2个月后患者出现面部浮肿,右颈部及右上臂肿胀,颈静脉及胸壁静脉充盈,右侧明显,这是由于() A.肿块压迫右腋静脉。 肿块压迫右锁骨下静脉。 肿块压迫右颈静脉。 肿块压迫右头臂静脉。 肿块压迫上腔静脉。 儿童语言发育中能独站片刻的年龄是() A.5~6个月。 B.10~11个月。 C.7~8个月。 D.9~10个月。 E.10~12个月。 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尿激酶为高效的血栓溶解剂,不良反应小,疗效高,是介入放射学治疗血栓最常用的药物。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