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8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借贷资本
【答案】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产业资本外,还存在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出的货币资本。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来源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大量闲置货币资本。
2. 剩余价值率
【答案】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或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到资本家剥夺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
剩余价值率一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一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一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3. 金融资本
【答案】金融资本是指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资本由集中走向垄断,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关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4. 交换价值
【答案】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 规律及其特点
【答案】(1)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③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②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6. 辩证的否定
【答案】(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
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2)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③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④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 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二、简答题
7.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哪些变化? 应如何认识?
【答案】(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新的变化。
①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③国家权力配置和行使法制化,法制建设得以加强。
④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
20世纪后期至今,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很多新的政治思潮,其共同特点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谋求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①民主社会主义:战后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工党和社会党倡导的思想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奉行多元主义,不接受某种单一的理论指导。其显著特点是改良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和平方式就可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②新自由主义:流派众多,政策观点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主张。
a. 倡导自由市场;
b. 肯定私有化;
c. 反对福利国家;
③“第三条道路”:20世纪90年代西欧左翼政党和美国民主党提出并实践的政治主张。
a. 政治上打破政治思维上的左、右分法,淡化意识形态,团结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中间的政治力量;
b. 经济上否定社会民主主义主张的旧混合经济和新自由主义主张的自由市场,提倡建立新的混合经济,重点关注对经济的管理,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c.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避免国家与个人的对立,强调重塑国家政府,重新定位国家,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实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
d. 外交上主张致力于大国和地区合作,模糊民族主义,实行多元主权,构建更大范围的民族认同,寻求解决全球问题。
虽然“第三条道路”的一些政治主张还不够成熟,但其实质仍然是为西方国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辩护。
(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化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①作用: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要求; 缓和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 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关系,有利于资本卞义的统治。
②局限性: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没有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本质。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积极因素,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8. 进一步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答案】一切生产都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为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形式上是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则是阶级与阶级的关系。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不同。
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而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a 。b.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资本主义所有制
①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的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
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迫使雇佣劳动者进行乘」余价值生产,以占有雇佣劳动者所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