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2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舆论的要素
【答案】舆论的要素,是指舆论的主体、客体及舆论的形态。具体而言,舆论的要素包含以下内容:①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有争议的问题,且这个问题与人们现实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的相关程度足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②必须有相当多的个人对这个问题表明态度或发表意见,经过这些众多的个体意见的充分互动,最终达成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从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 ③这种一致性的意见对问题的存在和变化及与此相关的人的行为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产生某种效力。
2. “三为”方针
【答案】“三为”方针是由胡锦涛同志于2003年3月28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时所提出。“三为”方针,即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所遵循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3.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答案】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4. 新闻舆论
【答案】新闻舆论,是指通过新闻传播营造的舆论。通常传播者通过强化(淡化)报道某一或某类新闻、强化(淡化)评论某一或某类新闻事件的方式,营造一定的新闻舆论环境,使广大的新闻收受者接受传播者的“洗礼”以传播者期望的方式议论相关舆论客体,最终形成传播者期望的舆论结果,从而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传播者在以新闻方式塑造舆论环境时,同样可能犯错误,即传播者可能以错误的新闻舆论去引导错误的社会舆论,或以错误的新闻舆论去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二、简答题
5. 简述舆论的形成过程。
【答案】舆论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